第40章 为辽东百姓与先烈报仇雪恨(1 / 2)

重生大明1635 蜀中侠 1524 字 2天前

顿了顿,崇祯再度开口:

“朕以前说过臣子可以出海开疆扩土,然并未提及封王等细节方略。

按朕之构想,若臣子打下一片天地,可留于当地册封为王,如若选择回大明,则不予册封。

也就是说大明可以有朱姓王和异姓王,但必须在海外就藩,先生归隐也理应去海外。

朕让你孙家子弟提前去巴达维亚,就是给先生早早缔造出落脚之地。

普天之下若非王土,率土之滨若非王臣,只要藩地欣欣向荣,几代人下来,何愁不是故乡!”

“陛下,臣臣感激涕零!”

孙承宗几乎哽噎,他知道这番话的份量。

老孙家的根在高阳,常言道落叶归根,故乡才是归宿。

然而常言也道,树挪死人挪活,这张大饼史无前例,皇帝是要他去开历史先河啊。

天子的野心极大,有时候他都在想,到时候跟着打天下这一批功臣良将怎么办?

都走封侯拜相的历史老路吗?那样终究还不是陷入怪圈,历朝功臣有几个能得善终?

“先生无需多虑,你得好好勉励他们两叔侄,孙家万代基业,就靠二人去创造了!

朕会在《宗藩法》中载明,即便国内出现大事,哪怕改朝换代,藩王与异姓王均不得回朝,务必守好异域海疆!”

“臣多谢陛下,臣谨记!”

孙承宗豁然开朗,看来天子早都想到了这一层。

真正解决掉功臣后顾之忧,杜绝飞鸟尽、良弓藏,兔死狐悲的历史心酸。

他的做法与秦始皇惊人一致,只为广撒汉家文化,实现帝王终极目标—天下大同!

“爱卿请起!”

“谢陛下!”

“好了,回去给卢象升和侯恂下军令吧。”

“臣遵旨,臣告退!”

看着孙承宗离去的背影,崇祯侧身望向墙上挂着那张舆图。

功臣良将还得靠一次次战事与变革诞生呢,让孙家先去,算是撕开一条臣子出海的口子。

等到国内流寇平定,将来收复辽东,可以一步步放开了。

天津造船厂。

这里成了卢象升临时办公地点。

刚刚接到孙承宗公文,获知锦州最新动向,寻思一番,卢象升立即召来武将议事。

“诸位,卢某方才接到孙阁老传信,侯总督于锦州城外夜袭奴酋大营,建奴死伤不下两千,奴酋恐怕被吓得不轻啊。”

“哈哈哈”

一众武将喜笑颜开,有的还笑出声来。

那黄台吉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七年前围困京师连他的毛都没有摸着,大明还损兵折将那么多,简直奇耻大辱。

如今营地被袭,其象征意义非同小可,总算小小出了一口鸟气,实在可喜可贺。

“卢某判断奴酋或许已经进入大凌河城,如此卢某拟提前一日渡海!

时间定在三日后即六月初九日,沈副总兵、甘副总兵何在!”

“末将在!”

“你二部务必确保船只调度有方,以万船齐之势给予建奴雷霆一击,沈部水师陆战队与第六军前锋同步出击!”

“末将领命!”

“李重镇、杨国柱、卢向晋!”

“末将在!”

“加快出兵部署与登陆训练,不得出任何差池!”

“末将领命!”

“李指挥使!”

“下官在!”

“即刻以东征都督府名义向侯督宪、黄蜚、朱大典、周遇吉、黄得功、尤世威诸部传令,告知我第六军出日期。

锦州之兵近日须全力攻打大凌河城,黄蜚舰船伺机向辽东半岛靠拢,其五千陆战队与我部同时登陆金州大地!

第七军和朝鲜军务必守好镇江堡及鸭绿江沿岸城池,不得让建奴有任何可乘之机!

周遇吉第三军最迟于六月十二全面开拔,十五日前务必向盖州一线起攻击!

告诉黄得功和尤世威,能拔之钉子尽量拔,金州三卫一旦告急,就可顺势扩大战果!”

“下官遵命!”

卢象升到天津两天了,两日来第六军儿郎都在港湾沙滩演练登陆作战。

时间仓促做不到如水师将士一般来去自如,第六军至少得熟悉熟悉大海。

沈世魁这次从皮岛带来一半兵力,舰船更是抽出过七成,将与第三军第六军同袍并肩作战,同步封锁半岛。

周遇吉早已从皮岛前往镇江堡,正在与朱大典和朝鲜兵全面换防,已派出多股小分队袭扰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