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影响力(2 / 3)

如今的第一批学生,已算是速成毕业,他们勤奋好学,能接受我所传授的知识。”“一人传教十人,十人再传百人。这就是基础教育展开的深远意义。”

“我的学生们,经过我的速成教育,已能完成基本的扫盲、认字、算数和明理。”

“甚至,他们现在出去,都能创办一个个希望学堂。”

刘温意识到这一点:“我该离开了。”

“我曾答应过夏同志,等他工厂开办起来,我就去帮忙,在工厂里担任‘政委’,专门培养工人。”

刘温放下手中的《状元日报》,已下定决心。

他看向自己的第一个学生,那个卖报郎阿城。

“阿城。”刘温喊道。

“老师,你看完了吗?”阿城迫不及待,他还不知道刘温要和他说什么,心里还惦记着等刘温看完报纸后自己好接着看呢。

然而,他却听到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

“我要走了。”

“什么?”阿城难以置信,焦急万分:“老师,你要去哪儿?”

“去建设大唐。”刘温微笑道:“我本有一身抱负要施展,只是当初遇到了你,让我心思有所转变,留下来开了这间学堂。”

“如今,近一年时间过去,我已将基础知识传授给了你们,我也该去做其他事情了。”

刘温的目光望向远方:“大唐各地,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代化进程已开启,变革的冲突即将显现。”

“所以,我要投身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阿城听着,似懂非懂,更多的是不舍。

但刘温已下定决心,很快召集了学堂的其他孩子,安排了一些事情。

“我曾教过你们,要学以致用,做一个能影响周围的人。”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百姓还懵懂无知,他们需要有人去点醒、去开化。”

刘温站在讲台上,为学生们上了最后一课:“人们的觉醒和开化,与信仰无关,与出身无关,只关乎自己的内心。”

“我赋予了你们知识,你们便拥有了选择的权力,但还有更多人没有这种权力。”

“他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无法保证温饱。”

“甚至,他们无法自由选择自己的信仰。”

“一个人的自由,不仅是实现现实的自由,更要实现精神的自由。”

“我们的信仰,不仅限于神灵,也可以是一个信念、一个目标。”

这一课,所有学生都听得格外认真。

其中,有学生忍不住问道:“老师,您的信仰是什么?”

“我?”刘温笑了笑,拿起《状元日报》,指了指上面的‘logo’,那是一个盘膝而坐的白骨形象。

“这便是我的信仰。”

“刘伯温,你终于来了!”

在众多工人的注视下,夏青刚热情地欢迎了刘温的到来。

刘温,是他在现代的名字,也是在这个世界的‘代号’。

在明面上,刘温仍是那个镇山太保之子刘伯温。

“青钢。”

刘温上前,紧紧握住夏青刚的手,两人握手真诚而有力。

“走,住的地方我已经为你准备好了,你的工作就是对工人进行扫盲和基础教育。”

夏青刚在前面引路道。

“好!”刘温点头答应,然后环顾四周,看着那些刚刚成为工人、脸上还带着质朴笑容的人们:“我会好好教他们的!”

两人办完相关事宜后,深夜时分,在夏青刚家中促膝长谈。

“当初你的一番话,让我深思良久,感觉豁然开朗。”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来到这里,积累人脉,创办了这个工厂。”

刘温点头表示赞同:“我从第五期《大唐日报》的科普栏里,看到有个民间工匠发明了蒸汽机。”

“那时我就知道,你的机会来了,我们的许多同志,必然会在大唐各地大力发展工业。”

“工业,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石。”夏青刚说道:“在大唐中心,有我们的同志方仲永在发展,我们这些人可能提供不了太大帮助。”“不过,我们可以从外围展开包围式发展,期望能逐步对旧大唐产生深远影响。”

“工人,是我们亲手塑造的一个阶级,一个天然与我们并肩作战的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