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光怪陆离(1 / 3)

“我虽名为周游天下,实则可借此机会,于天下各地联络志同道合之士,真正让我们的力量凝聚成统一战线,行动步调一致!”

“要么不鸣,一鸣便要惊人。一旦矛盾爆发,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平定天下,实现真正的解放。”方明决定离开朝堂去周游天下,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抉择。

随着时间推移,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老旧封建社会的阶级与新兴社会主义的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一场可能伴随着流血的变革,似乎已不可避免。

因此,在失去朝堂权力后,方明干脆选择辞官,转而前往各地,探查其他“同志们”的进展情况。

“难以置信,你们竟在不知不觉间,建起了如此规模的工厂,拥有了这么多‘八六七’的工人!”

方明站在工厂前,望着眼前身着蓝色工装的工人们,心中涌起一股“光怪陆离”的穿越感,仿佛回到了现实世界的七八十年代。

他的语气不再平静,充满了深深的惊叹。

“我们一直在默默积蓄力量。”

在方明身旁,刘温和夏青刚陪同他参观工厂。

刘温认真地说:“如今,工厂已拥有近万名工人。”

“我们的生产,足以供应大半个大唐的需求。”

“而且,这些工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思想觉悟都相当高!”

方仲永辞官后,并未真正闲着,而是暗中关注着那些在大唐各地悄然发展的“现代工厂”。此刻,他来到了久负盛名的“西部大工厂”,见到了厂长夏青刚和同为进化者的刘温。一番交谈后,他们发现彼此竟是同一时间成为“进化者”,曾在虚空之处有过一面之缘。

随后,方明随他们参观工厂,目睹了这一幕幕景象。

夏青刚在一旁低声说:“如果真的爆发战争,我们的工厂能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足够的战斗装备,支援我们的同志!”

方明闻言,陷入了沉默。

他内心并不希望看到流血事件的发生,更希望变革能平稳进行,潜移默化地解放大唐。

但现实似乎并不允许这样的幻想。

“终究还是要爆发大冲突,才能彻底完成改革。”方明心中暗自思量。

这时,刘温也开口了:“我们已经听说了方明同志在朝堂上的遭遇。”

“在我看来,无论是唐皇还是百官,都已对你心生忌惮。”

“封建王朝中,‘功高震主’可不是说说而已。”

“你辞官后,民间更是多有称唐皇昏庸的言论……幸好你离开得早。”

“你若还留在长安,恐怕唐皇和朝堂为了名声,会对你不利。”

“依我看,方明同志你干脆别再回长安城了,直接等我们解放大唐后再回去吧。”

听闻刘温的善意提醒,方明心中明白这些话很有道理。

但……真要他这么做,他却有些不甘。

“此前一番行走,我已遍访大唐各地,联络了各地的同志,得知大家都已准备就绪。”

“几乎只需一个信号,就能立刻推翻封建王朝,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在这种情况下,我是否在长安,已无关紧要。”

“相反,我若在长安城中,还能通过长安这个舆论中心,向各地发声,成为那个吹响冲锋号的人。”

方明想了想,已有了决定:“刘温同志,夏青刚同志,我从你们工厂离开后,就要返回长安城了。”

“你们的根据地在这大工厂之中。”

“而我的根据地,是在长安城中。”

“如今的长安城,依然十分重要,那里的百姓不能忽视。”

“我在长安城中,反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方明有着自己的打算。

“状元郎方仲永的举动,竟能牵动大唐的气运!”

“他明明已辞官,失去了官位,为何还能如此?”

入夜时分,袁天罡在钦天监夜观天象,审视整个大唐的运势,眉头紧锁。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方明辞官已有三五个月之久。

但大唐的气运迁移并未停止。

原本集中在长安的大唐气运,反而随着方仲永的周游天下而逐渐分散!

反观唐皇和文武百官,他们身上的气运已所剩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