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亲测打黑工实录!审判之戒的妙用!(2 / 4)

nbsp;至于王一舟,本来他有个厨师老子,倒是跟着在后厨做学徒,可随着他爹一死,人走茶凉,很快就被发配做帮厨的工作。

    唯一值得宽慰的是,他拥有绿卡,所以工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所保障的,至少比江浩然要高出不少。

    这也是他能一次性拿出3万美金的底气所在。

    可惜的是,他如今双亲皆亡,同样无依无靠,加上身体缺陷,在这人情冷暖、无比现实的社会,这似乎也成了一种罪过,平常时时被人调侃捉弄不说,还处处遭人歧视和排挤。

    所以一来二去,两个同属弱势群体,且又同病相怜的两个人便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也算是在一起抱团取暖了。

    ……

    “看来今天馆子接大活了?居然把这种中量级的货车都安排出去了。”

    中餐馆后院,江浩然看着被装得满满当当的一货车食材,不禁有些无语,后厨的这帮孙子,还真干得出来啊,这么多食材,怕不得有几吨吧?

    就靠他和王一舟两人搬进后厨?

    “是啊,据说是订婚宴,排面还不小,听说有几十桌呢。”王一舟一边灵活地爬上卡车,一边冷哼道:“哼,后厨的那帮家伙今天也别想偷懒,我估摸着顶多7点出头他们就得上活,不过我们也得赶紧了,不然李小人肯定会找我们麻烦。”

    说着,王一舟扛起一袋面粉,就从货车上跳了下来,将这袋面粉放置在江浩然从院子角落里找来的拖运车上。

    一袋面粉的重量少说也有五十公斤,如果有外人看见这一幕,少不得要惊叹一番,这么小的年纪,这般小的身板,究竟是如何扛起这么一大袋面粉的?

    然而,这样的一份惊叹已是极限。

    没有人会真正探究你到底有多大,为什么会在这里干活,为什么干得又是这么重的活,这会不会又是一起“人权灯塔”的灯下黑事件?

    放心吧,不会的,就算是美利坚的记者们也不会有这份闲心,来管这种闲事的。

    别说王一舟已经成年,就是没成年又如何?

    据有关机构披露,当前的美利坚至少有50万名童工,这些童工年龄最小的还不满8岁,每天更是需要劳作10小时以上,每周工作时长超过72小时,甚至每年都有至少数十名童工死于农业事故。

    所以,在号称人权至上的美利坚,使用童工早就算不得什么新闻,这只是正常操作而已,类似这样的新闻爆出来,或许能博人怜悯,却并不能帮助他们博得多少眼球。

    这首先就与时事新闻所需要的热点和流量相背道而驰,所以自然不会有哪个记者会自讨没趣了。

    “算了,还是我上去吧。”见王一舟又要上车,江浩然拉出了他,然后自己一跃而上。

    “接着。”江浩然将一袋大米抛下了车。

    王一舟灵活地接住,然后将其垒在了拖车上,看来以前他俩也没少这么配合。

    一来二去,拖车很快堆满。

    “好了,这里交给我,你赶紧去后厨等我。”江浩然见状催促王一舟道。

    为了节省空间,一般上点规模的酒店和餐馆,多会将后厨建立在地下室,一来,便于酒店内部规划,二来,避免油烟熏扰。

    所以,待会江浩然只要把推车送进货运电梯,然后按下启动键即成,电梯会自己下行,直达后厨。

    而王一舟只须等在电梯入口处,等电梯下来后,将食材从拖车上卸下,再把空车送回电梯,让它自行向上,回到江浩然手中,如此便算是完成了一次循环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