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皇上今夜,怕是又要摆驾冷宫了(2 / 3)

首。

“我如今别无他求,只愿能安心度日,等待沉冤昭雪之日。”

说完,水仙便起身再次向刘太妃行礼,告辞。

这次她行的不是宫中的礼数,而是民间小辈对长辈的礼数。

等水仙离开后,刘太妃坐在院中良久,才对身边的婆子低语道:“是个聪明厉害的,心思缜密,胆色也足。”

面无表情的婆子在刘太妃的身边,多了丝柔和。

婆子低声问,“可要助她?”

却听刘太妃摇了摇头,“可惜......锋芒过盛。”

她眉眼淡漠,显然是不想被卷入水仙的纷争中。

“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后宫争斗,我早已厌烦......”

似是在回应她的话,厢房那边突然刮起了大风,吹得门窗发出“呜呜”的声响。

刘太妃从石凳上起身,嬷嬷也将茶具拿起,就听刘太妃低声说。

“如今正是冷寒风劲的时候,嬷嬷,去把房门关上吧,别叫冷风刮进来。”

在后宫风起云涌之时,前朝此刻亦是风云涌动。

以阮晨为首的世家重臣,步步紧逼,言辞激烈。

阮晨上前一步,恳切道:“皇上!巫蛊之祸乃祸国根基之大罪,此前罪妃虽被废为庶人,但永宁公主血脉存疑,臣请皇上即刻下旨彻查,先废公主封号,再诛罪妃以儆效尤!”

更有世家重臣上前附议:“母以子贵,子以母显!若仍以正统公主相待,便是对列祖列宗不敬!”

“臣等并非要苛待稚子,实乃社稷为重,不如先将公主迁出坤宁宫......”

昭衡帝坐在龙椅上,绷着脸听着这群人的放肆言论。

最终,他忍不住厉声打断:“放肆!”

“朕的血脉,何时轮到尔等妄加揣测!尔等是在质疑朕吗?!”

他脸色铁青,若非极力克制,几乎要将那奏折摔到这群大臣的脸上去!

昭衡帝的眼风,总是会忍不住扫向朝臣队伍之首的一个空缺处。

那是端亲王的位置......尽管这段时日端亲王称病不来上朝,但如今上前劝谏的,都是平日里与端亲王交往过密的!

昭衡帝更是深知,如今永宁虽为公主,并不会继承大统,这些朝臣为何如此围攻堵截?

不就是因为永宁不仅仅是他的公主,还是他唯一的公主!

一旦确定永宁并非他的血脉,那世人定然会深信他绝嗣无子!

如此一来,过继宗亲之子,也是顺理成章,甚至是为天下人所期冀的了!

廉辰熙也在此时开口了,他上前禀明,目光却是看向那些主张废除永宁公主之位的朝臣。

“巫蛊一案尚未有最终定论,岂能因母之过而牵连幼女?此非仁君所为,亦有违人伦纲常!臣恳请皇上明察,勿使小人谗言离间天家亲情!”

阮晨被廉辰熙一个后生晚辈当庭反驳,顿时气得发抖。

“黄口小儿!你懂什么?!我等一片忠心,皆是为了皇上,为了大齐江山社稷着想!”

“你在此巧言令色,百般维护那罪妃及其所出,究竟是何居心?莫非是想助那妖妃混淆皇室血脉,乱我朝纲不成?!”

廉辰熙毫无惧色,朗声回应:“下官居心,唯有‘公道’二字!”

继廉辰熙之后,又有几位职位不高却颇有风骨的清流官员出列,纷纷为永宁公主陈情,强调稚子无辜。

朝堂之上,顿时分为泾渭分明的两派。

就在局面僵持不下之际,一直沉默立于队列前列的刘太傅,缓缓出列。

他虽已交卸大部分实权,但身为皇后之父,又曾是戍守边疆、功勋卓著的老将,德高望重。

刘太傅声音沉稳,带着历经沧桑的平和。

“皇上,老臣以为,阮大人忧心国本,其心可鉴。然,廉大人等所言,亦不无道理。”

“永宁公主年幼稚嫩,如今巫蛊一案确无实证。若仅因其生母之过便贸然废除公主尊号,恐非仁政,亦显得皇上心意不坚,易惹天下非议。”

“老臣愚见,不若暂且搁置,待真相大白之日,再行定夺不迟。”

昭衡帝深深看了一眼刘太傅,心中复杂,面上却顺势而下:“太傅所言极是,公主之事,容后再议。”

他说了几句称赞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