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再战金兵(3 / 4)

;  又一后金兵挥舞狼牙棒冲上来,高高跃起兜头便向杨林砸下,不料被对方侧身闪过。他身形下落还未着地,忽觉被对方抓住命根,随即被人家一式“插裆扛摔”擎过头顶狠狠掴在地上。伴随着一声脆响和惨嚎,他的脊骨顿时被摔成数段,眼见得已是活不成了。

    那些后金兵也是凶悍,见得两名同伴被杀顿时红了眼睛。踢开干咋呼不敢上前的阿哈们,各使兵器分不同方向取杨林全身要害。

    杨林祖上是南宋抗金名将杨再兴的义弟,枪法得其真传。招式大开大合、攻势凌厉,最适合在千军万马中厮杀。如今传到杨林这些后人身上威力依然不减当年。

    那些后金兵虽人数占优,但毕竟多为山林猎户自悟之刀枪招式,再加上自身蛮勇悍不畏死,以致明廷官军在辽东战场不能敌。其与杨林的枪法相比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杨林挺枪相抗,顿时刀兵相交之声不绝于耳。不过数合,一后金兵便被一枪挑中面门,整张面皮却是被直接撕开,鲜血顺着脸颊喷涌直下。

    这后金兵在巨疼之下却是发起狂来,嚎叫一声一把搂住杨林死死不放,大呼同伴上前斩杀杨林。旁边一后金兵见状趁机举刀就砍。

    杨林见避无可避,以同归于尽的架势用左手举枪刺向那后金兵面门,逼得对方收刀格挡,同时右手掐住身下那后金兵喉咙逼其放手。

    那后金兵面上剧痛不能呼吸,凶性尤盛,忍着痛楚大吼着硬是将杨林推得后退数步,意图再次给同伴创造格杀机会。

    杨林杀机大炽,五指用力之下竟生生把那后金兵举了起来,随即将其狠狠掴向地面。右脚上前一步狠狠跺在他的胸口上,那后金兵口吐鲜血惨呼而亡。

    一直在后面观战的后金军头目对杨林的武艺极为惊骇,心思电闪之间已是决意除掉对方,趁其不备一箭射去。此时百姓中有人高喊一声:“小心!”

    杨林始终在注意那后金军头目,见一点寒芒射来,便知不妙。正好一后金兵横枪扫来,他却是借势闪到这后金兵的身后,用手抓住后金兵的脖颈将他挡在身前。

    那射来的一箭转瞬及至,直接命中那后金兵的咽喉。杨林趁此将手中青锋枪向那后金军头目掷出,可惜未中目标却刺中其战马胸口。

    战马被刺中心脏疼痛难耐,一声悲鸣人立而起,将背上后金军头目掀翻在地。它的尸体则将其身体死死压住,无论怎么挣扎就是丝毫不能解脱。

    一众后金兵和阿哈大惊,自顾相望头目之时。却被杨林趁机而入,以所持腰刀瞬时再斩三人。

    后金兵及阿哈们从未遇见过如杨林这般对手,对方不仅身高体壮,而且身形敏捷、战力精悍。最可怕的是其狠辣无情出手便是必杀之技。

    彼远战以刀枪拒之,近战以拳脚衡冲,挡者非死即残。甫再度交手,眨眼间又折了两人,顿时士气大崩,那还有心恋战,余众呼哨一声撒腿便跑。此时这小小的土坯草房前犹如修罗场,鲜血四溅,盈雪皆赤。

    “跑,往哪跑?”杨林从箭囊中抽出数支羽箭握于左手,随即开弓射箭。只见他射完一箭便将左手羽箭顺势连续射出,几乎毫无间隔停顿,射速十分惊人。只不过几息之间,箭囊里三十支羽箭已被他射出大半。

    而那些逃跑的后金兵和阿哈们不时的发出一声声惨叫,一个接一个的几乎全被射中了腿脚,想跑已是毫无可能。

    此射术俗称“水连珠”,是杨林的绝技之一。平常人练习多年也不一定能掌握,需要一定的天赋和技巧。

    杨林向一旁早已躲起来的李丁道:“去把百姓身上的绳子解开,然后把那些中箭的家伙都绑了集中在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