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 30 章(3 / 4)

   慕容彦达越想越对劲,当下就奋笔疾书起来,写完,将信吹了吹,反复看了几遍,很是满意,将信加贴封,又唤来心腹,让人务必将此信交到慕容贵妃手上。

    另一边,府衙的书房里,韦喧也在为写信苦恼。

    给朝廷报捷是一州长官的事情,慕容彦达什么性格他再清楚不过了,断然不会在给朝廷的奏报之中为自己说上半句好话。

    可此次青州保卫战加上大败三山贼寇,从头至尾都是自己在前线不辞辛劳、亲力亲为,那慕容彦达就和缩头乌龟似的,偶尔探个脑袋出来张望一番,如此行径,他又怎会甘心将这赫赫战功拱手让人呢?

    因此他必然要私下送出一封信,为自己争取一二。

    可是他又不知慕容彦达会如何写整个经过,自己的这封信,既不能与慕容所述矛盾,又要凸显自己在整个战争中的作用。

    韦暄一筹莫展,在屋内来回踱步,忽然,灵机一动,脑海里闪过一个绝佳的人选??此人慕容彦达一定不会提及,他便另辟蹊径从这人入手,一来尽述自己守城有功,二来凸显自己伯乐之才。

    想到此处,韦暄只觉此法甚妙,当下便坐在书桌前笔走龙蛇,一挥而就,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长文。

    写完之后,他又仔细将其誊抄了一份,然后密封好,叮嘱公差定要将信件送到自己在京中的同僚以及表兄弟广平郡王手中。

    日光昏黄,武松将四百多个人犯和管营一一交接完毕后,已经到了下午。

    差拨挥舞着鞭子,干燥的尘土弥漫在空气中,随着微风打着旋儿。

    “阿嚏!”郁竺揉了揉鼻子,看着牢城营那扇厚重的大门在一阵“嘎吱嘎吱”的声响中缓缓关上,将四百多人隔绝在内。

    这里面的人,她暂且无能为力,但是州府监狱里关着的一个,却不能不闻不问。

    其他五个也就罢了,她还没有大发善心到每个梁山好汉都要施以援手的地步,可偏偏鲁智深和张青夫妇是故交,听闻二龙山两人被捉的消息后,急急忙忙来找郁竺和武松,求他们务必保住鲁智深性命。

    而且从个人情感来说,郁竺对于鲁智深这个人物是很有好感的,他是原著里为数不多真正的心地善良之人,如果因为自己的介入,死在了青州,那可真是罪过一件。

    因此当初设下陷阱时,她便思考过,想不留痕迹放了他,也是为了给张青夫妇一个交代。

    只是鲁智深却是个直肠子,冲得太前,且又高又大,还穿着僧衣,外表十分醒目,硬是叫秦明黄信捆了个结实。

    如今,人已在监牢里,再想插手就难了。

    一旁的武松也在为此犯难:“哥哥嫂子之托实难推辞,况且我亦听闻那花和尚鲁智深是个响当当的好汉,这却如何是好。”

    郁竺此刻难得地缄默不语,低头沉思。

    二人沉默地走了一程路,武松咬了咬牙:“罢了罢了,莫如我去设法将那狱卒引开,也好叫那鲁智深趁机逃脱,便是挨上一顿板子,又能如何?”

    郁竺赶忙摇头否定,道:“兄长切不可如此行事!若是兄长这般做了,那宋江在阵前所言,定会被那有心之人将这两件事牵连起来,当作兄长与贼寇勾结的铁证。

    “且私放犯人这种事情,须得双方事先沟通周全才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是一次不能成事,往后怕是更难寻得良机了。”

    武松听了这一番话,自知郁竺所言极是,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