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让索诺木头疼的是,朝廷开始推行“赎买政策”。一些实力较弱的小土司,在得到大笔补偿后,自愿交出土司印信,举家迁往成都。
“这是要孤立我们啊!”索诺木终于慌了。
这时,更坏的消息传来:他的弟弟泽旺秘密前往成都,接受了朝廷的任命。
次年三月,陈立亲自前往金川谈判。
会谈地点选在边境新修的驿堡。索诺木带着上百亲兵前来,却发现驿堡炮台上,黑洞洞的炮口正对着他们。
“索诺木土司,”陈立开门见山,“朝廷给你两个选择:一是接受改土归流,你仍是金川宣慰使,子孙可以入京读书;二是继续对抗,但后果自负。”
索诺木还想强硬,陈立一挥手,侍卫抬上来几个箱子。
打开一看,全是崭新的永乐币。
“这是十万两,作为赎买你土司职位的补偿。”陈立道,“另外,朝廷在成都为你准备了府邸,你的儿子可以进入国子监读书。”
看着白花花的银元,索诺木动摇了。他想起这半年来族人的怨言,想起周边土司的背离,想起驿堡上那些可怕的火炮......
“我......接受朝廷的安排。”
随着金川臣服,川西改革进入新阶段。
在杂谷脑,第一座大型货栈建成,可以储存十万斤货物。在瓦寺,第一个水力磨坊投入使用,一天能加工千斤粮食。在通往松潘的路上,第六个驿堡竣工,配备的最新式火炮可以控制整个山谷。
最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土司子弟选择前往内地求学。格桑如愿去了成都学堂,他写信回来说,自己正在学习土木工程,将来要回川西修建公路。
站在新修的通天桥上,陈立对索朗仁钦说:“土司大人,你看这路修通了,货流通了,孩子们有书读了,不是比以往打打杀杀强得多吗?”
索朗仁钦望着桥下奔腾的河水,感慨道:“是啊,我活了六十年,第一次看到商队能平安通过这片土地。陈大人,朝廷这一招,比十万大军还厉害啊。”
远处,一队满载货物的马车正在通过新修的道路,车上的铃铛声在山谷间回荡,仿佛在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