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亚洲联盟理事会(2 / 3)

永乐大帝 焚琴煮鱼 2261 字 8天前

道明诏,向各国正式出邀请。

诏书中要写清楚,加入联盟,他们能得到什么——稳定的贸易环境、安全的军事庇护、先进的技术支持、充足的资金援助;也要说清楚,他们需要做什么——遵守联盟规则、参与理事会事务、配合货币结算体系。

朕相信,没有哪个国家会拒绝这样的好事。”

次日,乾清宫举行了盛大的朝会。

朱棣端坐御座,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连太子朱高炽、内阁辅杨荣、兵部尚书方宾、工部尚书宋礼等重臣,都神色肃穆地等候着皇帝的旨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众卿,今日召你们来,是有一件大事要宣布。”

朱棣的声音透过殿内的回声,传遍每一个角落,“朕在位二十余载,幸得天佑,大明国力日盛——内政革新,百姓安居乐业;军事强盛,海疆开拓万里;文化繁荣,四方皆慕汉风。

可朕深知,天下太平,非一国之功;万邦安宁,需众人携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百官,继续道:“朕决意,建立‘大中华联盟’,邀请天下志同道合之国,共组此盟。

现将联盟章程宣告与众卿,也让天下知晓朕的心意。”

随后,内侍展开朱棣亲笔撰写的《大中华联盟章程》,高声宣读。

当读到“设立理事会调解各国冲突”

“以永乐新币为外贸结算货币”

“大明协助各国建立金融海关”

“设立万国学堂培养人才”

等条款时,殿内百官无不屏息凝神,眼中满是震惊与敬佩。

“陛下此举,实乃千古伟业!”

杨荣率先出列,躬身行礼,“臣以为,联盟一成,我大明将永固万邦之,天下再无战乱之祸!”

“臣附议!”

方宾也上前一步,“如今西洋人已在南洋窥探,草原部落仍有野心,联盟建成后,各国兵力互助,定能抵御外敌,保我东方太平!”

百官纷纷附和,朝会之上,一片赞同之声。

朱高炽站在太子位上,看着父亲威严的身影,心中满是敬佩——父亲的格局,远非他所能企及。

朝会结束后,朱棣即刻下令,命翰林院草拟《大中华联盟邀请函》,以八百里加急送往各国;同时命郑和率领水师主力,带着邀请函与永乐新币的样币、联盟章程的副本,亲自前往南洋、日本、朝鲜等地,向各国君主当面阐明联盟的益处。

郑和接到旨意时,正在南京宝船厂视察新造的战船。

听闻皇帝要建立大中华联盟,这位一生致力于航海事业的老将,激动得热泪盈眶:“陛下此举,是要让我东方各国,真正成为一家人啊!

老臣定不辱使命,劝服各国君主加入联盟!”

很快,邀请函传遍了东方各国:

致朝鲜国王李芳远:尔国久慕汉风,与大明唇齿相依。

昔年倭寇侵扰,朕派水师助尔荡平;今朕建大中华联盟,愿与尔国共定关税、互通贸易、互助御敌,让朝鲜百姓永享太平。

致日本幕府将军足利义持:尔国与大明隔海相望,贸易往来已久。

然海寇之患,扰我两国百姓;边境之争,伤我两国情谊。

今朕建联盟,愿以永乐新币为媒,助尔国建立金融体系,消弭海寇,互通有无,共保东海安宁。

致安南国王黎利、占城国王巴的吏、暹罗国王波隆摩罗阇三世、真腊国王参烈婆毗牙:尔等国地处中南,物产丰饶,却因土地、香料屡起争端。

今朕建联盟,设理事会调解冲突,定关税促贸易,助尔等修建驿道、学堂,让百姓免于战乱,共享繁荣。

致满剌加国王拜里米苏拉、爪哇国王满者伯夷、渤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苏禄东王巴都葛叭哈剌、吕宋总督(大明册封)、旧港宣慰使施进卿、三佛齐领、古麻剌朗国王斡剌义亦敦奔:尔等国靠大明水师庇护,方免西洋人侵扰;靠大明贸易,方得经济繁荣。

今朕建联盟,愿助尔等建立海关、行货币、培养人才,让南洋成为富庶之地,让尔等百姓安居乐业。

致印度天顺朝朱允炆:尔虽为大明藩属,却也为华夏血脉。

今朕建联盟,愿助尔完善税制、推广汉化、展经济,让天顺朝百姓与大明百姓同享太平,让印度成为联盟中重要一员。

各国君主接到邀请函与郑和的当面劝说后,反应各异却最终达成共识——朝鲜国王李芳远当即表示:“大明是朝鲜的宗主国,陛下的提议,朕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