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在上一世花晚迟出身普通,学历普通,苦读多年,最后一纸学历成了脱不下的长衫。
所以这一世,花晚迟对教育格外重视。
她喜欢看着小朋友们学习,农村的资源比不上城市,她就建图书馆,自己出题,自己教。
万青柳作为奶奶,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吴木香怔了一下,没想到万青柳会突然问起这个。
“她们读书,我自然要补贴一点的,养了她们,总要负责到底的。”
万青柳点点头,眯起眼笑得很慈祥。
“她们以后到外地读书,我也出点钱。都是村里的小孩,我也想帮一把。”
吴木香敬佩道:“万婶,你真是心善,看见你发财我都觉得是应该的。”
万青柳乐呵呵道:“做点好事,心里也自在点。”
列车员还没走到车厢,洪亮的嗓门远远的传过来。
“前方到站昌市咯——拿好东西准备下车——”
火车速度放慢下来,最后缓缓停在站台边上。
大家已经从门边开始排成一溜,列车员挤过人群,咔嚓一下打开车门,然后众人争先恐后挤下车。
站台上还有卖各种吃食的,总有那么几个嘴馋或是饿急了的,掏钱买来填填肚子。
说起来,万青柳和吴木香去过更远,更繁荣的羊城,反倒是连自家省会昌市都没来过。
出了火车站,街道比县城热闹宽敞的多,斑驳的水泥墙的建筑临着街边,十字路口的自行车川流不息。
本地人都说着一口昌市的方言,偶尔那么放慢的几句,吴木香和万青柳能依稀听懂一点。
当然,大部分都听不懂。
赣省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即便是一个地区,能互相听懂的方言也能说出不同的腔调。
万青柳感叹:“省城和县城是不一样哦。热闹好多。”
吴木香同意地点点头:“不晓得省城有什么好吃的。”
这个万青柳知道,后世的拌粉和瓦罐汤风靡全网,便宜又好吃。
“我听说他们早上喜欢吃拌粉和瓦罐汤。”
吴木香:“瓦罐汤是什么?”
万青柳:“就是瓦罐炖的肉饼汤。”
吴木香若有所思点点头:“哦,他们也吃拌粉呐。”
“他们的拌粉细一点。”
……
路上扯一些有的没的无聊对话,两人找了家招待所,开了一间双人房。
百货交流会要明天才开,下午两人可以好好在附近逛逛。
因为需要样品展出,两人带的东西真不少。
吴木香带了一大包最新设计出来的衣服,万青柳带的也是新出的加长款夜用卫生巾。
放好了行李,两人才锁了房门,打算出去逛逛。
街边有不少小吃的摊位,炸油饼的,炸白糖糕的,还有卖拌粉清汤的。
眼下是五月份,正是枇杷成熟的季节,街边摆着一些还带着枝茬的枇杷,形状不算规律,个头有大有小,外皮黄澄澄的,还带了些许青色。
万青柳一看就觉得酸。
那种枝头成熟,变得有些发橙的才甜呢。
微黄的枇杷大多都比较酸,但这时候的人也没什么吃的,就算是酸枇杷,多少也能解解嘴馋。
逛着逛着,就看到了百货商场,两人走进去,里面还蛮热闹。
省城不愧是省城,东西比县城里地齐全多了,光是这外壳图样丰富的雪花膏,县城就买不到。
橱窗里挂着各种连衣裙,摆放精致的皮鞋,内衣。
吴木香看见玻璃橱柜里的尼龙袜,眼里闪过几分沉思。
蝴蝶牌的缝纫机看上去结实又精巧,一架一架摆放在那里,一看就是库存充足。
自行车自然不用多说,崭新的自行车整整齐齐排列,带着这个年代独特的外观。
电器区,有大大小小的各种电视,有四四方方的,也有扁扁的,闪着迷人的光泽。
大概是省城的人生活水平好得多,结婚时,很多人家总要添一台电视。
旁边带着姑娘来挑电视的小伙儿,大概就是要结婚了。
“我们买台黑白的吧,反正都是一样看。”
“我觉得还是买台彩色的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