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每天一起交流难题,放学后又一起学习,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情谊。
班里也不是只有花晚迟一个有钱人。
有那么几个还是独生子女,家里头生活富裕,这几个同学就磨着自家爸妈帮忙。
于是有家长找到学校,表示愿意资助那两个孩子读完初中。
老师带着这个好消息找到兄妹俩的家里,兄妹俩却齐齐摇头。
“读书的钱是有了,家里怎么办呢?我妈身体不好,还有弟弟妹妹要照顾,这么多张嘴也等着吃饭呢。我们两个去读书了,谁来承担这些?”
老师叹着气回了学校。
这种情况,即便是同学们的父母再有钱也是爱莫能助。
他们可以资助孩子完成学业,但不可能为了资助他们上学养他们一大家子。
每个人终归有自己的路要走。
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现在一大堆大人都找不到正经活干,何况这兄妹俩也不过是刚满十三岁的孩子。
五月正是山上栀子花盛开的时节。
新县人有吃栀子花的传统,每当山上栀子花开,就喜欢摘下来,去掉花心,用辣椒炒来吃,有一股栀子的香气,柔软脆嫩。
兄妹俩被家里母亲派去山上摘花,当然,是有邻居婶婶带着的,当娘的当然不可能放心自己才十来岁的小孩单独上山。
山上的栀子花不像院里养的那样一大朵重瓣,而是像电风扇扇叶似的,几片单薄的单瓣组成一朵花,簇拥着中间黄色的花心。
兄妹俩跟着邻居婶婶,辨认栀子枝叶,看见有一丛一丛的栀子,就上前去找花,然后摘下来扔进麻袋里。
摘了一上午,也就是装了半麻袋,全部人摘的加起来也就十斤左右。
放到县城卖,五分钱一斤,也就卖得五毛钱。
这五毛钱还得好几个人分呢,邻居家婶婶还算是关照兄妹俩,给两人分了两毛钱。
两毛钱多少还能买两斤米呢,起码家里不至于揭不开锅了。
卖完栀子花已经是太阳快要落山了,最后一抹余晖划过屋顶,这时候正好电影院一场电影刚刚开场,不少年轻人正好进去看电影。
愿意看电影的,里头还有不少小情侣呢,小情侣约会是很舍得花钱的,什么爆米花了,汽水了,看电影不买点好像不赶时髦似的。
哥哥徐明志看着街上走在一起冒泡泡的小情侣们,若有所思。
“明书,你会编花环吗?”
妹妹徐明书微微一怔,随后很快想明白,眼睛亮了一下。
“你想把山上的花编成花环卖?”
徐明志眼睛轻轻一眨:“你想啊,她们搞对象肯定愿意花钱,只要女的喜欢,男的难道还会小气?我们摘半天栀子花卖不出去几毛钱,要是卖花环,我不说多,一个一毛钱还卖不去?妹子,你觉得能不能搞?”
徐明书跃跃欲试:“那明天我们试试呗!”
徐明志满怀斗志点了点头。
眼看着都是初夏了,各种各样的花还是很多的。
山里有栀子花,路边还有繁缕草和婆婆纳,以及一丛一丛爬满了灌木丛的野蔷薇。
兄妹俩折了好几根柳条,把柳条以扭麻花的形式扭成一个圆环,再在上头添加各种花,去掉多余杂乱的枝枝蔓蔓,看起来还是不错的。
徐明志把其中一个成品放在徐明书头上,站远了欣赏了一下,多了点信心。
“我觉得行,反正在你头上蛮好看的。”
徐明书瞅了一眼徐明志,眼疾手快地也把一个花环戴在了徐明志头上。
“.我看你戴着也不错嘛,要戴一起戴,反正我们是要卖这个的,总要戴给别人看看吧!”
“好吧,”徐明志很快就适应了,蹲下扯地上的花,“我们多编一点,看看晚上好不好卖!”
“你说一毛钱一个会不会太贵了?”
徐明书抠抠脑袋,“我哪里晓得?但是你要卖五分钱一个,那和直接卖栀子有什么不一样?编这个还费力嘞!”
徐明志一想,有道理哦,费这么大劲编花环,不就是为了能多卖点钱吗?
好在兄妹两个人的审美能力还不差,编的花环很像那么点样子,为了不破坏鲜花的呈现效果,两人尽量没接触花瓣。
用一根带枝叶的竹竿挑起十来个花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