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文艺汇演(1 / 2)

唐雅把这瓜拿回了她妈这头,咔嚓切两半,俩瓜四半,正好四个大人,一人半个就吃了。

至于小朋友,切一小块尝尝味就得了。

这东西唐家人也不是没吃过,不过也是难得吃。

毕竟这头也没有卖的。

自打唐雅成了大方卫生巾的京区总代理商,她就不再卖衣服了,而卖衣服的何水萍攒够了钱,就在京市开起了店。

这会儿何水萍已经在京市开了好几家店面了,卖的全是大方村生产的衣服。

她那也算是一个小有成就的老板了。

何水萍有了钱,就给妹妹寄各种东西回家,妹妹上学的钱也全是她负责,她怕这钱花不到妹妹头上,就也顺带给弟弟花,何父何母就很高兴。

加上她每年还给爸妈1000块钱,何父何母倒也不是那种坏到极品的爸妈,何水萍给的钱,他们还是一分不落地花到了其他女儿身上的。

田大妈一看这梨瓜,问:“京城还有这瓜卖?花家那老爷子来了?”

唐雅笑道:“妈,您可真是敏锐,这不是花庆平那个侄女来了吗,她爷爷带她来的,还带了这梨瓜来。”

虽然花晚迟和万青柳未必每年都来,不过吧,这两年老花头每年暑假结束都来,带着小柚子和香香回京城。

田大妈也算是知道他们家了,当然也就知道了他们家老爷子每年八月底来的事。

每次来,梨瓜还没过季呢,老爷子总要拿一大麻袋来,然后分给邻居几个。

邻居不少呢,分一圈也就分完了。

本来唐雅她们家倒也不是那么近的邻居,按理说是分不到那么远的,但唐雅她脸皮厚啊!

凭借着她和老花家打了那么多次交道打出来的交情,硬是在老花头那边能拿几个梨瓜走。

田大妈嘿的笑了一下:“今年那小姑娘终于来了?”

虽说花晚迟好几年没来,但大家可还记得她这么一号人呢。

毕竟那大方阔绰地送了一大片纯银手链的壮举,忘不了,根本忘不了。

她一来,周围的孩子们就开心了,一看迟迟来了,就知道有好东西吃了。

这会儿,花晚迟啃着牛肉干,一边啃一边和大家分。

空间里的养殖大业照常进行,牛羊一大堆,每天还得杀那么几只,不趁着正好的时候杀了,牛羊也得老死。

老死那不就浪费了吗。

一堆牛羊肉被加工成肉干肉酱之类的制品,当然,没加工的也有很多,都在仓库堆着呢,拿出来还是新鲜的。

所以,花晚迟那是毫不心疼地拿出来分给大家吃,小伙伴们吃完了,下回看见花晚迟更高兴了。

对于花晚迟来说,京市的这些小伙伴也挺有意思。

虽然她已经是一名高中生了,但是大家混在一块玩也挺开心,快乐的暑假一眨眼就飞到了尽头,花晚迟感觉都还没有玩尽兴呢。

在暑假的末尾,老花头再次来了京市,先前送花晚迟来,这回就是接花晚迟回去。

假期多久都不嫌长,一上起课来那就是度日如年。

九月就这么很不讲道理地开学了。

随着大家选择了文理科,走上不同的方向,同学们也被打乱分班,花晚迟被分到了三班,三班就是文科班里最好的班。

从前一班的同学还会来找花晚迟学习,花晚迟就把座位分成两边,一边坐着文科生,一边坐着理科生,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学习方法是不一样的。

不过还是那句话,既然要考试,那就少不了刷题。

文科的数学也是很重要的,而且几乎是文科科目里最好提分的一个科目,相比起政治历史那堪称玄学难以捉摸的采分点,数学的得分规则就相当清晰了。

学不懂数学没关系,题海战术会教会你拿分。

对于文科生来说,背诵不一定能拿高分,但想得分,熟背重点是必要的基础。

花晚迟每天按照重要性排出要背的重点,每天给文科的同学们背背背,报纸上的时事新闻,还有各种史书那是必看的。

她每周都会出试卷考大家,文科就是这么一个日积月累培养素质的学科。

理科的内容嘛,起码出题好办多了,无非就是学的那些东西,虽然理解起来很难,多变的题型让人大脑思路打结,但还是那句话。

做题,使劲做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