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再次入山(1 / 2)

儒道玄途 知行江湖 1447 字 1天前

    宁静的夜晚,三人围坐在温暖的篝火旁,张老师凝视着那跃动的火焰,陷入了回忆,缓缓讲述起自己的身世。

    “我出生在一个偏远至极的小山村,那地方仿佛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家中世代以务农为生,仅靠着几亩贫瘠的薄田,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父母最大的愿望,便是能让我去给刘员外当管家,在他们看来,这便是我最好的归宿。

    十二岁那年,我随父亲进小镇赶集。在途中,我偶然捡到了一本书。

    尽管书中的内容完全看不懂,但那一个个工整的字迹,却仿佛有一种神秘的魔力,深深地吸引着我。

    我满心疑惑地询问父亲,可父亲目不识丁,也无法给我答案。

    无奈之下,我只好跑去邻村,向私塾先生请教。

    每次去,我都会偷偷带上一些地瓜,以此作为向先生求学的微薄心意。

    就这样,先生一个字一个字耐心地教我念。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母亲发现了我偷偷拿地瓜去学习的事,当场就把书给烧了,还与父亲大吵了一架。

    她生气地说,孩子要是看书识字,心气变高了,就没法老老实实给官家做奴仆了。”

    说到这儿,张老师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这想法真是荒谬至极!

    难道我们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来就注定要像牛马一样,一辈子耕田种地,给高门大院当牛做马吗?

    但你们知道吗?后来我去过许多偏远地区,才发现这种观念在乡野之地竟是如此根深蒂固。

    大家都觉得读书无用,认为好好种地,或者找份安稳的营生,老老实实干活,才是正途。

    他们都觉得我是在做白日梦,不切实际。

    可我实在不甘心啊!于是,我便偷偷跑到邻村的私塾外偷听。

    被发现后,没少挨骂挨打,身上常常青一块紫一块的。

    后来,一位云游四方的学者路过我们村。

    他见我对学习如此痴迷,心生怜悯,便收我为徒,带我离开了那个小村庄。

    那一刻,我感觉抓住了命运的救命稻草。

    从那以后,我便跟着师父四处游历,走过了无数的山川大河,见识了世间的万象百态。

    师父悉心教导我儒家经典,传授我修炼之道。

    那段日子,虽然充满了艰辛,但每一天都无比充实,让我收获颇丰。

    只是我天赋有限,资质平庸,本以为此生都没有机会突破。

    没想到这次竟能在你们的帮助下,成功突破到凝元境。”

    张老师的眼眶微微湿润,声音也不禁有些哽咽,那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感动。

    “可惜,师父最终还是离我而去,没能亲眼看到我突破的这一天。

    在他弥留之际,我立下誓言,一定要将自己所学传授给更多像我一样出身贫苦的孩子。

    于是,便有了这何陋书院。

    我希望能为那些和曾经的我一样,怀揣着梦想的孩子,点亮一盏希望的明灯。”

    王晨和王胜听得如痴如醉,静静地坐在那里,完全沉浸在张老师的经历之中。

    对老师的敬佩之情如潮水般涌动,暗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