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进化精神力(2 / 3)

儒道玄途 知行江湖 2496 字 2天前

赏之情,全程面带微笑,静静聆听,仿佛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为了帮助四人巩固修为,老师与三长老分别对他们进行悉心点拨。

    为将来突破合体境所需的精神力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每日,老师都会要求他们进行三次打坐入定,摒弃杂念,每日自省,感悟法则,参悟天道。

    江湖之事,虽能磨炼心智,但其中充斥着太多人性的复杂与算计,极易让人迷失心智。

    当一个人习惯了计较利益得失,这种惯性思维最终可能会让人误入歧途,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无知是修道途中的一道障碍,而有时,已有的认知也可能成为阻碍。

    像王晨这般初出茅庐便屡战屡胜之人,实乃兵家大忌。

    因为得意自满之心,极易使人迷失自我,从而丧失客观公正的正见之力。

    王晨又怎会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

    这几天,他努力忘却近期的种种经历,回归本心,回忆儿时的过往。

    重新审视那些平民百姓真实生活中的苦难,时刻提醒自己莫忘初心。

    一次授课时,老师向面前的四人发问:

    “‘存天理,去人欲’,你们如何理解?梦澜,你先说说。”

    梦澜思索片刻,开口说道:

    “天理乃自然规律,如同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无论人欲如何变幻,天理始终永恒存在。

    故而,修道者应不断磨炼自身,去除人性中多余的欲望,方能逐渐趋近真理。”

    老师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转向杜华。

    杜华赶忙接话:“克制与自省,应是修道之人每日必做的功课。”

    老师继续问道:“王胜,你呢?”

    王胜面露疑惑,说道:“老师,梦澜和杜华所言极是。

    但弟子认为,人性的欲望如同空气,无处不在且变幻莫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时刻坚守圣贤之道,更无法保证每时每刻都具备公正客观的判断能力。

    情绪起伏在所难免。这又该如何解决呢?”

    老师再次满意地点点头,说道:

    “王胜,你所说的确是修道之人常遇的困惑,也是极难克服的难题。我们且听听王晨怎么说。”

    王晨神情认真,缓缓说道:“‘存天理,去人欲’,其核心在于改变,正如杜华所说的克制。

    然而,这种心态本质上是与自己的另一面相互对抗。

    在对抗过程中,极易出现一体两心的情况,从而滋生心魔,使修道之路变得错综复杂,甚至可能让修道者误入歧途。”

    众人专注地看着王晨,满脸期待他接下来的发言。

    王晨微笑着继续说道:“修道之人,应放下对抗之心,修炼平常心,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们之所以会感到困惑,归根结底,是对真理的理解不够深刻。

    有时,我们自以为已经领悟,实则陷入了已知的傲慢之中,我们所认为的‘知道’,或许只是一种伪知。

    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便是行动,而结果便是最好的答案。

    若对结果不满意,说明我们尚未触及真理,需加以改正;若结果正确,则保持并继续践行。

    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