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皇族威压(1 / 3)

儒道玄途 知行江湖 2511 字 2天前

    此刻,双方对峙陷入僵局,宛如时间凝固,谁都不敢贸然行动。

    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寂静,死亡的阴影悄然笼罩。

    战马铁蹄挪动发出的声响,沉闷而清晰,仿佛踏在每个人的心弦之上。

    每一声都让在场众人的神经愈发紧绷,紧张的氛围如同实质化的浓雾,将所有人紧紧包裹。

    所有人的目光,不自觉地聚焦在城墙上的摄政王身上。场上万人的命运,此刻全系于他一身。

    然而,摄政王此刻无暇顾及众人的目光。

    他的内心,正如同翻江倒海一般,权衡着多方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绞尽脑汁地思索着如何做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倘若选择出战,双方势必会有折损。

    即便侥幸取胜,表面上看,他似乎立下赫赫战功,但实际上,这正中皇帝下怀。

    最好的结果,不过是被就地封藩,让他带着一群伤残疲惫的将士,永镇边疆。

    如此一来,看似荣耀加身,实则被皇帝巧妙地架空,远离权力核心。

    要是不幸战败,那更是如皇帝所愿,借敌人之手除掉自己。

    即便勉强拖着残兵败将退回朝廷,等待他的,也必然是死路一条。

    皇帝岂会放过这个削弱异己的绝佳机会。

    倘若双方打成两败俱伤,极有可能引得皇帝御驾亲征,倾巢出动皇家亲军。

    届时,皇帝便可顺势将额森与自己一并收拾,利用这场纷争,为自己登顶皇权铺平道路。

    而自己和额森,都将成为他迈向权力巅峰的垫脚石。

    因此,从长远利益考量,不战而保存实力,才是当下最为明智的选择。

    眼前的额森,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并非他真正的敌人,反而成为了一颗可资利用的完美棋子。

    只要额森所代表的北方外族威胁一日存在,他手中紧握的虎符和信印便一日不会旁落。

    这两件象征着兵权的信物,是他在权力斗争中的重要依仗。

    一旦北方威胁被彻底瓦解,他便不得不自断羽翼,乖乖上交兵权。即便如此,也难以保证能够得以善终。

    到那时,或许举兵篡位,成为他唯一的自保之途,但这条路,无疑也是凶险万分,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然而,若选择不战退让,答应额森提出的条件,他又难免会遭到朝中主战派大臣的弹劾。

    这无疑是给自己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日后必定会被扣上与外族串通、接受辱国殃民条件、灭朝廷威风、长外族志气等诸多罪名。

    摄政王看向身旁的郑总督,表面上,郑总督是他的副手,协助他处理战事。

    但实际上,他心里清楚得很,郑总督才是此次出行最大的潜在威胁。

    郑总督是皇帝特意安插在他身边的眼线,负责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只要他稍有不慎,行差踏错一步,郑总督手中的长枪便会毫不犹豫地指向他,随时接管兵权。

    表面上,摄政王看似是这场战争的决策者,手握万人命运,威风八面。

    但实际上,他才是那个深陷必死之局的棋子,在权力的棋盘上,身不由己地被各方势力摆弄。

    在权力这场残酷的游戏中,一旦开局,便如同陷入无尽的漩涡。

    每个人都被卷入其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