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大战前夕(1 / 3)

儒道玄途 知行江湖 2322 字 1天前

    李提督立于城墙之上,目光如炬,正检阅着三万大军。云峰参将与五名辽东铁骑副将待立一旁,神情肃穆。

    经沈敬这么一番周旋,原本陷入腹背受敌困境的李提督,终是迎来了柳暗花明的转机。

    先前对他心存提防的思文经略,因李公公在朝中得势而彻底失去了倚仗;

    东檀的彦慎将军也已举全国之力,成功集结起六万兵马。

    如此一来,他麾下的三万大军便可将主力位置让出,由东军接棒,尽可能减少己方的损耗。

    全军经过充分休整,此刻气势高昂,后勤补给亦充足完备,正蓄势待发,只待一声令下。

    常言道“事缓则圆”,如今时机已然成熟。李提督心中明镜似的,自使臣团踏入东瀛的那一刻起,和谈之事便注定彻底破裂。

    他当下要做的,便是精心排兵布阵,布下一张天罗地网,而后耐心等候东瀛的反扑,让他们自投罗网。

    东瀛的太阁昏迷了整整一天一夜,醒来时虚弱得连床都无法起身,仿佛是耗尽全身力气才从鬼门关挣扎着爬回来一般。

    他望着围在身边的六位世族家主,心中涌起一阵愧疚。懊悔当初不该轻信天朝的承诺,以致错失了绝佳的战机。

    沉默思索片刻后,他猛地咬了咬牙,艰难却坚定地下令:“即刻起,全面出兵,与天朝不死不休!”

    “遵命!”六人齐声应道,声音中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他们心里再清楚不过,经此一事,所有美好的幻想都已破灭,如今再无转圜余地,要么得到,要么毁灭,已经再无退路可言。

    丰臣秀家接到太阁的出兵手谕,眉头紧紧锁起。

    虽说这局面早在意料之中,可眼下最棘手的,是和谈使者沈敬彻底断了联系,这条维系着他与天朝的线,就这么猝然断了。

    他打心底里不想开战。于他而言,最好的局面莫过于与李提督暗中串通,各自瓜分东疆土,而后自立为王。

    可谁曾想,义父与六大世族竟如此齐心,执意要即刻出兵。可想而知,这次和谈之事让他们何等震怒。

    不止如此,整个东瀛军上下,从将领到士兵,听闻消息后无不拔剑怒吼,誓要讨伐。

    全军的怒火早已如燎原之势,根本压制不住这般奇耻大辱,任谁也无法淡然承受。

    一旁的“鬼之黑田”垂着头,额头上冷汗直冒,身体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作为参与和谈的人,他从昔日的万人敬仰跌落到如今的众人唾弃,在军中的地位堪称从云端坠入泥沼。

    若非丰臣秀家出面力保,恐怕早被其他指挥官剁成了肉酱。

    “哎......”丰臣秀家无奈地叹了口气。

    太阁手谕已下,再加上全军沸腾的怒火,如今出不出兵,显然已由不得他做主。

    他神情凝重地开口:“三日内,若还联系不上沈敬......便出兵吧。”

    三日之后,苍崖城外,八万东瀛大军如黑云压城般集结。八位指挥官立于城墙之上,目光远眺。

    在与之对峙的城墙这边,天朝李提督与东彦慎将军并肩而立。

    五万东檀军与三万天朝大军整齐列阵,东檀军作为先锋,挺立在队伍最前端,严阵以待,如同一把即将出鞘的利刃。

    东檀国破家亡的深仇、东瀛戏耍辱国的大耻,以及天朝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

    在这一刻,如同汹涌的洪流交织汇聚,一场宿命对决终于要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