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临边息初衅,女主赴艰途(2 / 3)

口,却被林诗雅抬手打断:“孙将军,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我相信,通过谈判,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和平的解决方案。”

敌军营帐内,敌军将领看完林诗雅的信,脸色阴晴不定。

信中,林诗雅不仅分析了当前的局势,还提出了一个互惠互利的合作方案。

最终,敌军将领决定接受林诗雅的提议,下令退兵。

消息传回大炎军营,孙将军对林诗雅刮目相看,他拱手道:“林大人,末将佩服!”

林诗雅淡淡一笑:“孙将军,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夜深人静,林诗雅站在营帐外,仰望着星空。

边境的夜空格外清澈,繁星点点,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突然,一名侍卫快步走来,递上一封信:“林大人,这是皇上派人送来的。”

林诗雅接过信,借着月光,看到了信封上熟悉的字迹……

夜风裹挟着塞外的寒意,吹拂着林诗雅的衣袂。

她展开慕容复的信笺,熟悉的笔迹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满是关切与担忧。

他问她可曾受凉,嘱咐她务必保重,言语温柔,如同春风拂过冰冷的湖面,融化了她心中的疲惫与不安。

林诗雅嘴角漾起一抹浅笑,眼底的坚毅被柔情取代,犹如冰雪消融后露出的涓涓细流。

周围的喧嚣仿佛远去,只剩下她指尖触碰信纸的温柔触感。

她轻轻合上信笺,小心翼翼地放回怀中。

慕容复的关心,像是一盏明灯,指引着她在黑暗中前行。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将心头的暖意化作力量,转身回到营帐。

接下来的几日,林诗雅在边境积极奔走,她一边安抚边境士兵,一边与邻国使者进行频繁的会谈。

她展现出的冷静与睿智,让原本剑拔弩张的局势逐渐缓和。

她牵头在两军之间建立了临时的交流机制,每天安排双方代表进行会面,互通信息,及时化解误会和摩擦。

曾经充满肃杀之气的边境,此刻多了一丝难得的平和。

当最后一批邻国士兵撤离边界时,边境守军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高喊着林大人的名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军营中充满了欢声笑语,一扫之前的紧张气氛。

林诗雅站在高处,看着士兵们开心的笑容,心中也感到一阵欣慰。

她知道,她的努力没有白费。

夜晚,营帐内的烛光摇曳,映照着林诗雅清丽的面容。

她正在整理着这几日记录下来的边境局势报告,笔尖在纸上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营帐内的宁静。

一名士兵气喘吁吁地闯入:“林大人,京城来人,带来了陛下的口谕!”

林诗雅放下手中的笔,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

她接过士兵手中的圣旨,缓缓展开。

然而,当她看清旨意上的内容时,脸上却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她低声呢喃:“这……”

### 《临边息初衅,女主赴艰途》

边境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无形的暗流却在朝堂涌动。

林诗雅的劝和之策虽暂缓了战事,却引来了朝中保守派的质疑。

他们认为林诗雅不该轻信敌国,更不该未经战事便退敌,这无疑是长了敌人的威风,灭了自己的锐气。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墨汁。

老臣们身着厚重的朝服,面色铁青,你一言我一语地指责着林诗雅的“软弱”。

他们的声音在空旷的殿内回荡,像是一群乌鸦在盘旋,尖锐而刺耳。

皇帝慕容复坐在龙椅上,紧紧抿着嘴唇,眼神深邃,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他听着群臣的进言,指节在龙椅扶手上敲击出沉闷的节奏,仿佛暴风雨前的低鸣。

林诗雅身在边陲,却也能感受到京城传来的阵阵压抑。

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股看不见的阻力,让她感到呼吸困难。

她知道,边境暂时的和平只是表象,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她必须尽快回到京城,向朝廷解释边境的真实情况,消除保守派的误解。

她相信,只要能够清晰地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