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鸟语花香。
慕容复身着一袭便服,静静地站在凉亭之中,目光温和地望着缓缓走来的林诗雅。
她今日穿着一身素雅的官服,更显得身姿挺拔,眉宇间英气十足。
“事情解决了吗?”慕容复轻轻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林诗雅微微颔首,她知道慕容复一定关注着这件事情的进展。
“多亏陛下的暗中帮助,我才能如此顺利地找到证据。”她坦诚地说,语气中充满了感激。
慕容复走上前,轻轻牵起她的手,她的手心微凉,却充满了力量。
他感受到她指尖的微凉,心中涌起一股柔情,他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目光深情地望着她。
“你做的很好,诗雅,我很欣慰。”
林诗雅感受到他手心的温度,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她抬眸看向他,目光交汇,无需过多的言语,彼此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意。
他们的
“走吧,我带你去一个地方。”慕容复嘴角微微上扬,他紧紧握着她的手,两人朝着御花园的深处走去。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张老爷府邸高耸的围墙上,围墙内,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彰显着主人的富贵。
然而,此刻府邸的大门紧闭,门环上落了厚厚一层灰,仿佛一位固执的老者,拒绝任何外界的打扰。
林诗雅站在朱红色的大门前,听着里面传来的阵阵犬吠,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无奈。
她已经在这里等候了许久,但张老爷却始终不肯露面。
她知道,张老爷的顽固远近闻名,但她也明白,农业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地主们的态度。
“叩叩叩”,林诗雅再次敲响了大门,这一次,她的力道加重了几分,清脆的敲门声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仿佛在敲击着张老爷紧闭的心门。
良久,门内才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是谁啊,在外面吵吵嚷嚷的?”
“张老爷,是我,林诗雅。”林诗雅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门内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一声冷哼:“不见!回去吧!”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她转过身,目光落在远处田间劳作的农民身上,一个新的计划在她心中逐渐成形。
几日后,张老爷府邸外,聚集了一群衣着朴素的农民,他们手中拿着沉甸甸的稻穗,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他们是第一批采用新技术的农民,如今,他们带着丰收的成果,前来劝说张老爷。
张老爷看着眼前这群农民,心中不禁有些动摇。
他虽然顽固,但也并非愚昧之人。
他亲眼看到这些农民手中的稻穗,颗粒饱满,沉甸甸的,比他以往见过的任何稻穗都要好。
“张老爷,您看看,这是我们用新技术种出来的稻子,收成比以前好多了!”一个农民兴奋地展示着手里的稻穗,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其他农民也纷纷附和,讲述着新技术带来的好处。
他们的言语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力量,每一个字都敲击着张老爷的心房。
张老爷看着他们,脸上的表情逐渐从怀疑转变为惊讶,最后,他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好吧,我试试。”
看到张老爷的态度转变,周围的地主们也纷纷表示愿意尝试新技术。
孙先生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一幕,对林诗雅的策略暗暗叫好。
夜幕降临,林诗雅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闪烁的灯火,心中充满了希望。
然而她转身走向书桌,提笔写下一封信,信封上赫然写着“户部赵侍郎亲启”。
金碧辉煌的户部大堂,檀香袅袅,赵侍郎肥胖的身躯陷在柔软的椅垫里,手里拨弄着一串玉珠,眼神飘忽不定。
林诗雅的到来,并未让他有丝毫起身相迎的意思。
“林大人今日又来,不知有何贵干啊?”赵侍郎慢悠悠地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敷衍。
林诗雅并未理会他的怠慢,径直走到他面前,将一份奏折放在他面前的桌案上。
“赵侍郎,这是下官关于追加农业改革资金的申请,还请您过目。”
赵侍郎漫不经心地拿起奏折,随意翻看了几页,便又扔了回去。
“林大人,这农业改革之事,非同小可,国库空虚,这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