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坐火车(4 / 8)

次,直接交流并不是问题,但李培中这个翻译仍是必不可少的。

有些场合,交涉沟通,还有必要的记录都由他来完成。

李培中说话相当客气,倒是王叶看了看宁伟和胡八一,问道:“只有你们三人,没有女同志了”

宁卫东笑呵呵道:“你不用担心,咱们订了两个软卧包间,到时候男的一间,女的一间。”

王叶摆摆手道:“不用,葛命工作不分男女,让我单独住一间,是觉得我们妇女不如男的能吃苦吗”

宁卫东一噎,莞尔一笑。

他本来是好意,王叶一个女同志,单独一间方便一些。

倒是忘了这时候可不是他穿越前,这个年代的的女同志是真的不输男人。

男人能干的女人也能干,是真正的能顶半边天。

宁卫东笑呵呵道:“王叶同志,你可不要乱扣帽子。”

王叶则是噗呲一笑,瞬间换了颜色:“跟你开玩笑,我又不是属狗的,不知好歹,谢谢你了,不过真的不用,我没那么矫情。”

宁卫东没想到,看着一本正经,甚至有些严肃,不苟言笑的王叶有俏皮的一面。

不过转念一想,真是性格古板,不知变通的也没法干王叶这个工作。

经过王叶这个玩笑,双方的气氛放松下来。

宁卫东问道:“对了,你们吃早饭没”

“来之前吃过了。”王叶抬手腕看了看表:“时间不早了,准备好了我们就走吧,赶早不赶晚。”

宁卫东自然没意见,几人提着行李到外边。

王叶跟李培中坐了一辆金杯面包车来的,上面白色,

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司机,带着一顶前进帽坐在驾驶位上。

把行李放好,几人钻进车里。

汽车径直赶奔火车站。

宁卫东倒是头一次坐这个时候的面包车。

不过金杯还是相当有名的,他穿越前有一段时间经常听有小年轻在街上哼哼,什么依维柯、大金杯,装完……装……

这时候的金杯面包车还没引进东洋技术,车厢内有一股淡淡的机油味儿,倒也不是太难闻。

就是一开起来,发动机的动静,还有松散的地盘,实在不能叫人恭维。

必须承认,这个年代,国内的汽车制造的确有不小差距。

但也绝对没有那么大。

尤其是卡车和客车,还是相当有底子的。

宁卫东坐在大金杯里,闻着机油味不知不觉思绪发散。

之前他想搞方便面,想利用走s途径搞电器,现在又想是不是可以在汽车上插一手。

其实宁卫东知道贪多嚼不烂的道理,只是这个年代的机会实在太多了。

此时我们在前三十年好不容易搭建的工业基础还在有序运行。

没像十年以后,被硬生生砸烂之后,嫁接到西方的经济体系上。

其中虽然存在各种问题,诸如军重比重过大,技术水平不高,结构不平衡……但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一刀切的全都砸烂太可惜了,代价也太大了。

不过到火车站的距离不太远,宁卫东思绪翻涌,才没过去多久,汽车就停下来。

他收拢思绪,从车上下来。

从车上拿下行李,几人都是轻车简行,一人一个行李包,外加宁卫东一个小公文箱。

宁伟抢着帮宁卫东提行李,一手一个,跟在后头。王叶出面拿车票和介绍信,径直来到软卧候车室。

这个年代能买到软卧车票的从来不是一般人。

一般来说只有达到一定级别,并且是公务出差,才能凭介绍信买。

再就是外国人可以购买。

宁卫东还记得,不少人拿这个例子来证明,所谓的超国待遇。

那种暗搓搓的小心思明眼人都懂,无非是想由此及彼,说明一些什么。

却不想想当时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年代,就算你放开了卖,普通人出门会买软卧车票吗

就像宁卫东穿越前,高铁的商务座随便买,大多数人还不是去买二等座。

再就是盯着外国人,把某些外国人进行范围模糊化。

外国人从来也不是一个整体。

就问七八十年代,普通外国人能来吗能来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