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 66 章 分家?那可太好了(2 / 3)

没有正经给自己拜师的学生,是入赘到谢家的女婿。他要是这辈子都只是个秀才,以谢家娘子赚钱的本事,什么问题都不会是大问题。

但傻子也知道,裴元的前程不止于此,那么他和他娘子和整个谢家的矛盾就迟早会被摆到台面上来。

章世铮本以为这个矛盾至少能等到裴元考上举人,要往京城去赶考的时候才会爆发,没想到转折点来得这么快,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了。

“家里的事尽快处置好,不要拖拖拉拉影响考试。”章世铮把写好的假条递给裴元,“你跟我不一样,我考个举人对家族有个交代就够了,这辈子便是游山玩水,也不用操心柴米油盐。”

“你不一样,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个道理不用我跟你多说。你得努力往上走,能走多远走多远,能走多高走多高。”

“学生明白。”裴元双手从章世铮手里接过那一张轻飘飘的假条,他明白他的意思,不管做什么决定,都不要让谢家成为自己的拖累。

裴元一直都把家人和谢家分得很清楚,即便自己是入赘进的谢家。

在他心里,自己的家人只有谢九九和谢阿满,她们是自己的妻子、女儿,是骨肉相连的牵绊。

而谢家和谢家人,只是因为有谢九九在,裴元理所当然愿意和他一起承担的责任。可要是他们让谢九九过得不如意了,那这事可就得另说了。

第二天,裴元就从府城赶了回来。

回来时正好碰上谢九九准备出门去一趟云客来,谢九九本要拉着裴元的手一起出门,想私底下先把这事仔细告诉他。却被裴元不容拒绝地拉着转头回家,直接进了后院。

母女两个这几天一个屋檐下住着,谁也没见谁。谢九九让黄娟想清楚了再来告诉自己,这个家到底谁留下谁走。

黄娟觉得谢九九这个当女儿的不该这么逼她,明知道谢九九这次伤了心,也还是犟着想要等谢九九来跟自己低头。

两人谁也不让步,没想到打破僵局的竟然是裴元。

裴元见了黄娟不紧不慢给岳母抱拳躬身行揖礼,之后也不等黄娟说话,便主动说起既然家中要给文济说亲,是不是该把文济从青松书院喊回来。

“亲事还没定下,不如先让田婆子去那两家说项一番。况且家中的事还没定下来,要是……”

“要是母亲真的给二弟定下亲事,家里自然是不够住。

如今后院住着母亲和芝娘、二弟已经拥挤腾不开身,等日后二弟成亲娶妻,不如我们把前院腾出来让二弟搬去前院,大家都住的舒服些。”

真要按照裴元说的这么安排,那当然是好。黄娟听了这话眼睛都忍不住亮了一下,但看到站在一旁脸色铁青的女儿,刚提起来的一颗心又沉沉落下去。

“远舟何必说这样的话,我知道这件事是我没道理,可你们弟弟今年十七了,之前老想着等他读书读出个结果来再说亲,现在看样子他想要考取功名,恐怕还有得等。”

“今年说亲定亲,要是定下的真是田婆子说的那两家其中一家的姑娘,三媒六聘就万万不能马虎,婚期最早也得是明年了。”

明年成亲,要是能快些生孩子也得到后年了,这么一算到时候文济可就是二十岁的人了。现在再不着急到时候才是真的晚了,十七岁的童生,头上又有姐姐姐夫帮衬,说出去还算拿得出手。

二十岁的童生,屡次考秀才考不中,家里有老娘有招赘的姐姐和入赘的姐夫,明明境况还是一样,听在外人耳朵里可就不是一回事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田婆子前两天说对方家里不愿意跟大姑子一个屋檐下住着,黄娟没有一口回绝的原因。

在她心里儿子的年纪已经耽误不得,没了这两家下一家合适的又在哪里,谁能说得准。

“母亲所言甚是,都说成家立业,自然是先成家后立业。这几年文济在青松书院该读的书也读得差不多了,之后去或是不去区别也不大。”

“倒不如先让他回家来把亲事定下,到时候新媳妇进门,既能留在母亲膝下尽孝也能撑起谢家门楣,倒也不失为一桩周全事。”

谢文济读书不行就是不行,再多考几年能考中秀才谁也说不好。像这种学生青松书院是不会一直让他们留在书院的,即便交得起束修也不行。

书院就那么大的地方,你考不上就得给别人腾位子,要不然时间长了书院里攒下一群屡第不中的老童生像什么话。

谢文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