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 113 章 各怀心思
外任?春儿听到这话着实愣了一下。以前不晓得这些, 现在见得多了就清楚,进士考中了进士有多难,想要留在京城又有多难。
“姑爷是不是, 在朝廷里惹了什么不该惹的人?还是关家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咱们要躲?”
在外面见的人多了,听的事情多了,春儿也多少明白了些官场倾轧有多残酷。人人都说如今天下太平, 可每年被拉去砍头的、流放的官员都不罕见。
“暂时没有, 可要是一直留在京城就说不定了。”谢九九不想瞒着春儿, 但有些事没法说也说不清楚,便只能这般一句话带过。
“我只问你,你想留在京城还是跟我们走。要是留下,府里和铺子里的事情你就都得给我担起来,要是跟我走,趁着南巡这几个月我得再找个管事的回来, 到时候我们走了京城这边至少要留两拨人, 我才放心。”
“小姐,这件事我要好好考虑。”春儿擡头认真看向谢九九,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什么都不要, 只一门心思要跟着谢九九走的小姑娘了。
这两年她住在外面, 身边也有一个从人牙子手里买来的小丫头帮忙端茶递水, 状元楼的账房是她从别的饭庄高价挖过来的。
平时除了她守在店里, 店里还有一个掌柜和一个说书先生, 说书先生是个半瞎儿,他说书他闺女唱词儿。每天下午和晚上状元楼里都有一场书能听,这是他俩赖以生存的饭辙儿。
这父女两个以前本来是在烟花柳地里说书的,那地方听的书浑, 给的银子也多。
但瞎老爹的女儿总要长大,年纪小的时候谁也不在意那人没板凳高的小东西,慢慢的孩子长大到了抽条的时候,就连冬天里的大棉袄都藏不住少女玲珑的腰肢时,瞎老爹就再不肯去那脏地界说书了。
京城的说书先生多,有本事的大多都在一个地方占着,轻易不会挪地方。瞎老爹不是没本事,只不过当年他家里有个得了痨病的妻子,如此一来正经地方就都不乐意留他了。
不能再带着女儿往那地界去说书,家里那病浑家也一病不起走了,凄凄惨惨熬过一个年,开春之后才左右打听在状元楼找到个可以落脚的地方。
状元楼本来有说书先生,但瞎老爹是真有本事,春儿没听过客人们嘴里老爹那些厉害极了惟妙惟肖的荤书,可光是隋唐演义春儿就来来回回听他说了一年多,到现在都还没听腻。
靠着这手本事,父女两个才算在状元楼安稳下来。现在书听到一半没听完,自己能离开吗?
一句话的功夫,春儿把状元楼上上下下,乃至后厨洗碗的大姨都想了一遍。这些人已经都在那里了,活生生的。昨晚状元楼打烊得早,大家伙儿还一起弄了个羊腿煮锅子吃。
早上要来府里,闻到发丝间还有昨夜锅子留下的味道,早上便让人赶紧烧了一锅热水洗头。丫鬟小芽儿给自己洗头的时候还小声地说,春姐姐只有进府的时候才这么讲究。
当然要讲究一些,在春儿心里谢九九跟旁人毕竟不一样。可再不一样,春儿也不能漠视除了谢九九之外,自己的人生里已经又多了很多自己无法轻易抛下的人和东西。
“……我。”
这本无可厚非,但这么多年一路相伴的情谊还是让春儿有些难堪地侧过头,不敢看谢九九的眼睛。
“本来就要好好考虑,要不是让你好好考虑,我能这么早就把这事跟你说了?”
谢九九装作看不明白春儿的纠结和犹豫,她笑着捏了捏春儿的手,她越是犹豫谢九九就越是高兴。
见多了关府和京城各家的形式做派,她自是更加清楚当过奴婢的人,这辈子即便赎回了身契,很多人总也免不了打根子上觉得自己是主子的人,过日子得依附着主人家。
人活着都是自扫门前雪,对于那些人谢九九没有精力也没有心思想太多。但对春儿,她还是有本能的偏爱。
她希望她有自己的人生,即便没有成亲即便没有孩子,她也有她看重的人和东西,而不是一辈子光围着自己打转。
“可是……”
“没有可是,春儿你好好的想,认真的想。想好了告诉我,我俩总能把事情安排好。可有一点,不许骗我,更不许骗了自己。”
这一走,什么时候再回京就不好说了,春儿要是哄了自己,不管是选择留下还是跟自己走,到时候就都没有回头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