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知婳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那男子见此,顿时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回头向庙外喊道:“大家别担心,他们同意我们在这里暂住一晚。”
外面的雨势依然汹涌,伴随着狂风,吹得破庙的大门摇晃不已。
那五六个人形影匆匆地闯入后,便立刻忙碌起来,他们拿出了被褥和各种用品,在破庙内搭起了简易的庇护所。
老妇人得意地看着宋知婳他们,好像在炫耀他们的到来。
而年轻的妇人则带着歉意的目光,不断向宋知婳等人表示感谢。
当夜幕降临,破庙内点起了几堆篝火,温暖的光线照亮了昏暗的空间。
那五六个人围坐在火堆旁,互相依靠着度过这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而宋知婳和家人则躲在自己的整理好的地方里,尽管外面的风雨声依然清晰可闻,但他们心中却平静了许多。
在这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破庙内的气氛有些沉闷。
然而,那一群外来人的到来,无疑给这个孤寂的破庙带来了一丝人气。
尤其是那个年轻的妇人,她的温柔和善意,使得原本紧张的气氛变得缓和了许多。
而那个老妇人,虽然有些无礼,但对于宋知婳来说没有太大的杀伤力。
当夜深人静之时,宋知婳透过眼睛的缝隙,看着坐在火堆旁的几人。
两个大概八九岁左右的男孩,以及两个老者和一对年轻夫妇。
年轻妇人始终面带微笑,与篝火映衬得无比温暖。
她的目光中对着旁边年轻男子,似乎蕴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
是歉意?
感激?,
还是其他什么?
宋知婳无法确定。
但从他们的对话,宋知婳知道,他们应该是一家人。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乌云的缝隙照射在这座破庙上,为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建筑披上了一层金光。
那家人准备启程继续他们的路程。
年轻妇人的目光看向宋知婳等人,微笑道:“我们要先走了,很高兴能与你们在这里认识。”
老妇人刚想反驳的她,就被他儿子用眼神吓唬。
在这个清晨告别后,那群人形影匆匆地离开破庙,冒着清晨的微雨继续前行。
他们的脚步声回荡在寂静的庙内,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微弱。
我们也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