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现实比小说更加荒诞不经(求月票(3 / 4)

建国家里出事了,一个个都上前宽慰。

晚上八点,王多鱼跟荣光夏两人一起来火车站送楼建国坐火车,亲自将后者送进火车站。

这个时间点,也就王多鱼能够从哈工大保卫科借来汽车,把楼建国送到火车站。

回哈工大的路上,荣光夏感慨万千,人生如戏啊。

如果荣光夏看了王多鱼之前写的《雪城第三卷》,或许感慨更深了。

因为第三卷小说当中,王多鱼也提及了徐淑芳这位女知青,她在回城之后被继母挤出家门,婚礼上因为王志松烧圈而割腕自杀,她儿子郭立强溺水而亡等等。

其实一切的悲剧,在现实生活中都能够找到影子。

甚至,很多时候,现实永远比小说更加荒诞不经。

回到教师寝室楼,王多鱼回到自个儿家,这时候才拆开那封信,原来是周雁如这位老太太写过来骂他的信。

因为之前三月份的时候,周老太太看完了第四卷之后,让他改文,不要让宁宁经历那些悲剧了。

结果王多鱼直接不安排宁宁出场了,反而是从徐淑芳、严晓东、刘大文、郭立强等人的视角,水了十六万字,连带着王志松都没有出现。

而且第五卷的主题虽然说是希望,可实际上,故事内核还是悲剧色彩,所以周雁如气炸了,直接写信来骂他。

并且还在信件上面威胁王多鱼,稿费先不寄给他了,除非他写一个完美的结局。

说实话,一本相对传统的小说,居然还能够写五卷,每卷是十六万字左右,已经八十万字了,这特么都跟网络小说差不多了。

关键是,居然不怎么水。

因为返城知青太多了,一个主角能够水几万字,王多鱼利用一个个故事,将这些主角串联起来,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面对周老太太的威胁,王多鱼只是飒然一笑,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老太太写信来威胁他,足以说明他写的故事非常出彩,并不需要担心稿费的事情。

何况,他过段时间就会去京城,周雁如当然知道这件事,她也是因为如此,所以才会这么‘威胁’王多鱼的吧。

隔天,袁吉刚又找了过来,表示他在四号这天,也想跟王多鱼一起回大红沟村。

跟袁吉刚一起的还有祝汉廷、荣光夏他们五人,换句话说,303寝室都来了,除了已经回传输的楼建国。

“不是,我没那么多汽车啊,到时候你们只能够乘坐汽车回去咯。”

王多鱼闻言,顿时脑袋都要炸了。

算上他自己,总共七人,最少需要两台汽车才行。

见袁吉刚他们确实很想去他老家,王多鱼便跑一趟校长办公室,跟老刘说了这件事。

老刘一听,直接大手一挥,批了他两辆汽车。

反正王多鱼自己会开车,到时候他自己当司机,还有就是袁吉刚也可以开车。

袁吉刚是老兵油子,在部队学会了开车,所以他们两人可以当司机,完全不需要保卫科来帮忙了。

他们有七个人,没谁会这么不开眼。

再说了,王多鱼身上带了五四式手枪,到时候回老家的时候,顺便将那把步枪也带上。

子弹的事情更简单,直接找保卫科这边拿就是了。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袁吉刚他们知道后,顿时高兴坏了。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儿。

“还得是多鱼你啊,靠,你要说你是校长亲儿子,我都信!”

祝汉廷、袁吉刚、余新耀他们六人,一个个都开心不已,围着王多鱼就是一顿猛彩虹屁。

“闭嘴吧你们,狗嘴吐不出象牙,不会说话就别说,什么校长亲儿子你们这是倒反天罡啊.”

跟这群大龄青年打闹过后,王多鱼就回了自己的家。

转眼到了四号,中午吃过午饭,王多鱼他们寝室七人就开车离开了哈工大。

冰城到大红沟村,距离四百多公里,汽车时速在七十左右,再快就不行了。

因为有些路段必须开得慢,有些是国道省道,还可以稍微快一点,但也快的有限。

所以到大红沟村的时候,已经是夜幕降临的时间了。

两辆汽车缓缓驶入村里,村子里的狗顿时狂吠了起来,惊动了村民。

得知是王多鱼回村了,整个村子沸腾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