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访学交流团,硕士和博士关门弟子(4 / 7)

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收到了消息,由程民德这位北大数学所所长亲自带队,来到了哈工大这边进行交流。

陈省身也带队过来了。

只不过陈省身的目的没有那么简单,他是想着能否从中挖几名学生来充实一下南开大学数学所。

哈工大计算数学系算是目前国内最繁忙的一个院系了,研讨班、研讨会经常举办,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博士、研究员等都齐聚这里。

祝汉廷坐在教室里,一时间有些恍然。

他是最忙碌的人,因为他需要客串翻译。

因为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待过一年,英语交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虽然陈省身、丘成桐他们来当翻译会更好,但这些大佬自然不可能给罗伯特朗兰兹等人当翻译了。

如果让他们给王多鱼当翻译,自然没有问题,可现在并不是啊。

忙碌之中,祝汉廷自己也发现了,他在哈工大更加如鱼得水,而之前在普林斯顿大学留学一年也不是完全虚度光阴。

他感觉,如果这一次交流会持续半年时间的话,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学到更多,到时候说不定能够超越薛晓玲呢。

《哈工大数学期刊》编辑办公室内,王多鱼已经审核了所有论文。

这些论文都是经过初审和二审之后的论文,总共有八篇。

其中的五篇被他剔除了,因为质量不够,只有三篇能够被《哈工大数学期刊》发表。

当中的一篇就是那位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助理教授迈克尔弗里德曼,他其实就是庞加莱猜想的失败者之一。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他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工作时,原本是根据安德鲁卡森的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个四维流形内构造柄体结构的无限过程,从而在一九八一年证明了四维空间庞加莱猜想。

但这个时空,王多鱼在一九七八年就已经提交了论文。

导致迈克尔弗里德曼从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七七八年这三年多时间的科研结果,全部化为灰烬。

于是在一九七九年四月,听完王多鱼在北大的报告会之后,他就转向了拓扑学的另一个分支进行研究。

同时也因为王多鱼的关系,导致迈克尔弗里德曼想要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修的申请无法通过。

没有办法的他,只能够继续钻研科研。

等他好不容易拿出了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之后,却发现外界已经彻底大变样了。

王多鱼不仅仅完全攻克了庞加莱猜想,并且也已经拿出了费马猜想的阶段性证明成果。

他心心念念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却在跪舔王多鱼,希望后者能够来普林斯顿这边担任研究员,还被王多鱼拒绝了。

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

迈克尔弗里德曼给《哈工大数学期刊》投稿,希望能够搭上这一趟顺风车,功成名就之余,也能够增加一点稿费收入。

第一期就有一千三百多份杂志销量,在顶刊杂志当中,还是很不错的。

要知道,上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前来参加的人数也就三千多人罢了。

或许还有很多人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没来参加,但全球大学数学领域内的研究人员,其实并不会有非常多。

何况,《哈工大数学期刊》仅仅只是一份刚刚创刊的杂志罢了,第一期就有一千三百多份的销量,已经非常厉害了。

“就只有这三篇论文么”

等王多鱼将自己的终审结果告知吴从炘的时候,后者顿时惊得一愣一愣的。

因为在他看来,另外五篇论文,其质量也不差啊,为什么就剔除了呢

可王多鱼才是真正的主导者,所以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咯。

再计算王多鱼自己写的那篇论文,那么第二期总共就发表四篇论文。

较真来说,连续两期都能够发表这么多篇论文,并且质量还不错,《哈工大数学期刊》已经非常牛逼了。

王多鱼点点头,道:

“主任,等丘教授他们审核完我的那篇论文,我们就可以直接发表了,具体时间可以定在下个月二十号这个时间.”

吴从炘顿时提问了一句:丘教授他们审稿有那么快么

“当然!”王多鱼笑呵呵地说道:

“不仅是丘教授他们,陈省身教授他们也都会帮忙审稿,不然的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