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王君安,先锋科技(求月票)(3 / 7)

/p>

“你们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跟我说,不要搞什么阳奉阴违的事儿,很伤心的.”

“这次的事情就算了,我不想再看来类似事情发生了.”

刘德本严肃地表示不会再有类似事情发生了,他已经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确实是他的授意,吕恭良他们才会如此消极懈怠,否则的话,当然不会这样。

从名义上来说,哈工大最大的家长就是刘德本,其次是吕恭良,接着才是常务副校长韩绝。

而王多鱼虽然仅仅只是数学系正教授,但他的地位其实是超过刘德本等人,功劳也非常大。

用哈工大土皇帝这个词来形容,就非常恰当了。

只不过,真实情况就是,即便王多鱼成为了哈工大书记,蔽罢了。

毕竟放在古代,就算是中央集权非常集中的鞭子王朝,惧坐在紫禁城龙椅上的那位皇帝。

甚至大名鼎鼎的恭王府主人,不也是欺上瞒下吗

谁敢说什么谁又能说什么呢

略过这件事之后,刘德本眉头紧锁,询问起了王多鱼关于先锋科技的事情。

“多鱼,你对我们先锋科技,到底有多少信心我们的投资,是否会打水漂你知不道我们启动航空发动机的研发项目之后,需要遇到多少问题”

这就是刘德本的心病,这是他最担忧的点。

毕竟哈工大好不容易才有了现如今的大好局面,可王多鱼却是多个项目齐头并进,而且还都是投资非常大的项目。

五马赫战斗机项目、星云超算项目、航空发动机项目等,还有之前的光刻机项目等等,这些项目有一个算一个,研发资金都是以亿为单位的。

尽管星云超算项目、光刻机项目等也是前景光明,且目前已经拿到了还算不错的结果,但是后续依然还需要投入非常多的资金。

不提星云超算在完成百亿浮点运算速度之后,还会继续朝着千亿、万亿前进,肯定会在烧完了五亿人民币资金之后,继续烧掉更多的研发资金。

就说光刻机项目好了,在八三年六月的时候,浸没式步进扫描光刻机已经被研发出来了。

可以满足八十五纳米以下成像分辨率的工艺要求,但是接下来还需要进行四十五纳米、20纳米、10纳米等技术进行研发。

每一个层级,看似仅仅只是从45到20纳米,好像没有缩小多少,但技术难度系数却是几何倍数的增长。

原时空的历史上,也是到千禧年前后这才有二十纳米芯片,而实际上来说,直到二零一一年,22纳米工艺也依然是主流。

因此,技术突破是非常非常难的事情。

针对刘德本的问题,王多鱼淡淡说道:

“书记,我今天就好好跟你聊一聊这个问题,对了,老吕和老韩他们这会儿忙不忙不忙的话,喊他们过来一起听一听吧”

刘德本:“.”

至于么

是否至于,很快就知道了。

十多分钟之后,吕恭良和韩绝,加上金立荣,总共五人。

看着眼前四人,王多鱼开口道:

“之前我跟你们聊过我们哈工大目前的优势,现在我就不赘述了,我们来聊一聊航空发动机这个项目,聊完之后,你们就会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有信心了.”

根据空气流动的方向,航空发动机分为离心式压气机和轴流式压气机。

现在国内那一百架北极熊帝国客机当中的喷气飞机,其实就是使用离心式压气机,因为离心式压气机的增压比低,但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现如今很多喷气飞机都是使用轴流式压气机。

所谓的轴流式压气机,顾名思义,就是空气沿着压气机主轴方向流动,随着压气机级数的增加,空气所流经的通道是逐步收窄的,从而实现空气体积的减小和压力的提升。

那为什么现在航空发动机要使用压缩机对空气进行压缩呢

因为在相同的体积下,压缩比越高,进入燃烧室的空气就越多,燃油燃烧速率越快,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就越好,功率就越大。

通常,发动机一般会有低压和高压两种压气机,行业内把高压压气机出口的空气压力与低压压气机进口的空气压力之比,称之为发动机的增压比。

而这个增压比就是衡量发动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对发动机的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