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唉!(求月票)(2 / 7)

>

现在的他,某些程度上来说,或许已经跟当年的钱学森,在地位上没有多少差别。

当年钱学森能够回来国内,那真是幸运中的幸运。

要不是太平洋那边的人,如此短视。

以为钱学森就算回来了,在一穷二白的沙漠戈壁,根本不可能种出苹果树,所以才会选择让他回来国内。

可在过去这些年,当年说过这句话人,早就后悔死了。

所以王多鱼不太可能出国,那么他想要搞什么科研的话,就只能够在国内。

刘德本闻言,点头道:

“没问题,十亿人民币的话,我们咬咬牙还是能够拿得出来的.”

“咬咬牙”

王多鱼顿时皱眉道:

“我们现在居然需要咬牙才能够拿得出来十亿人民币书记,你不会是在开玩笑吧”

哈工大什么时候这么穷了

“不是开玩笑,多鱼,你要知道,过去这段时间,你可是连续了不少钱呢.”

当即,刘德本便给王多鱼简单解释了一下。

八十亿人民币被划拨给了曙光超级计算机项目,而原本外汇司那边希望王多鱼可以暂停对日本的投资,可后者没同意,于是这里又划拨走了一部分外汇。

除此之外,王多鱼在国庆这段时间,陆陆续续又投资出去了不少资金,致使哈工大本身的存款资金,当然就所剩无几了。

听完之后,王多鱼无奈,只能够点头。

钱不禁这四个字,从来都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就好像上辈子的时候,王多鱼也是这么过来的,小时候穷得叮当响,能够有五分钱就算很牛逼了。

后来长大了一些,高中足足存了三年,才终于存够了一笔钱来购买一双运动鞋。

再后来上大学,明明手里头也有好几千块钱了,可依然还是不够。

读博的时候,因为非常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银行存款也有三十多万人民币了,然而依然不够,因为还不够支付一套房的首付呢。

“书记,我们还是需要开源节流啊”

顿了顿,王多鱼接着说道:

“另外,这一次的科研项目,我会让旺旺集团也参与进来,到时候旺旺集团这边会投资五千万人民币,虽然不多,但总比没有强.”

刘德本皱眉不已,“多鱼,这不太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捐款而已,谁敢说不”

“真的只是纯粹捐款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刘德本顿时大喜,连忙追问道。

王多鱼没好气地瞪眼道:

“书记你可真是财迷!”

要说没有任何附加条件,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王多鱼自然是希望能够哈工大能够在明年的大学毕业生当中,划拨一部分名额给到旺旺集团。

“哦,旺旺集团需要多少个名额”

听到只是要大学毕业生名额,刘德本顿时松了一口气,同时他希望王多鱼不要狮子大开口,否则的话,他也不好做啊。

明年是一九八五年,那么这一届毕业生就是八一年九月入学的学生,而这一届毕业生不仅有本科毕业生,同样还有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学生。

“五十个本科毕业生名额和五个硕士研究生名额,书记,这个没问题吧”

刘德本的瞳孔瞬间放大,连连摇头,表示不可能。

因为这样的名额,太多了。

“书记,旺旺集团可是拿出来五千万人民币啊,总共五十五个名额,很多么”

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很精贵,他们毕业之后,都是包分配。

哈工大的学生,从八零年开始,就走上了精英中的精英培养路线,他们当中有不少都是高考状元。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这些高考状元们,其实都是在清华或北大,但这个时空,他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跑来了哈工大。

只不过大部分都是数理科方面的状元,文科状元倒是不多。

这些精英中的精英,并不是王多鱼的目标,因为他们这些人更应该留在哈工大一系或者其他前沿科研机构,而不是跑来旺旺集团。

再说了,旺旺集团目前只是经营钟表、服装、鞋子等产品,走的是中高端路线。

未来或许钟表也会走高端路线,但是这需要时间的沉淀,不是那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