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体系化」作战思路(2 / 3)

p> 从目前看,陆基航空兵更加强大,但从远景来看,海军航空兵发挥的作用更加强大,特別是隨著国家航母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种各样的先进战机都会飞上航母甲板。

但航母上的舰载机飞行员选拔,还是要紧密的依赖於陆基航空兵,两者要两条腿走路,虽有先后,但不讲主次。

这些也是他和陈江閒暇之余探討出来的结论,他万万没有想到,陈江对於空军的建设居然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让他非常服气。

最后一个上台的正是陈江,他一上来就提出了一个犀利的问题:

“我想问问现场的诸位,在当前我们海陆空三军的常规武器装备中,有没有哪样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台下的眾人面面相覷,都不知道陈江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但简单的思索了一通,似乎真的没有一样是世界顶尖。

“没错,应该是没有,”陈江苦笑一声,“儘管我们的军工科技专家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奋力追赶,但很遗憾,我们目前还是没有任何一样能敢拍胸脯保证,是位於世界顶级水平的。”

“关於这一点,不是专家们的过错,实在是我们的军工底子太过於薄弱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需要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这一点是急不来的。”

“陈江同学,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观点”

终於,

陈江笑了笑,“请不要著急,我接下来就开始说正文。”

“虽然我们的武器装备进步了很多,但跟西方发达国家的顶尖武器相比,还有一些差距,这些差距在真正的战爭到来之际,就需要我们用巨大的代价去弥补,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军人不愿看到的。”

“那么,如何用现有的武器装备,去对抗別人的先进武器这才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课题。我认为,我们国家的长处在於高新科技的进步,特別是在资料库研发方面已经在全球独领风骚,这一点,正好可以用於我接下来说的『体系化』作战中去。”

“你能不能给我们详细的说说『体系化』作战”校长在答辩的学生了。

陈江当即点了点头,

“『体系化作战』,就是依託数据链的优势,把所有人和设备获取到的数据信息实施同步共享,从而达到1+1〉2的实战效果。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我们的su27战机配置的雷达探测距离是50公里,那么搭配的格斗弹就只能是射程50公里左右的,再远也用不了,但如果能实现数据共享,就可以通过预警机提供的敌机参数提前锁定对手,在机载雷达的探测距离外先发制敌!”

“大家都知道,空中预警机的探测距离因为功率大所以距离远的多,这样一来,我们的三代机就可以轻鬆打贏人家的四代机,甚至如果我们的雷达可以发现隱身战斗机,那么三代机打下五代机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这就是我说的『体系化』作战。”

陈江的话可谓语出惊人,在当时国內最先进的战斗机就是su系列战斗机,机载雷达受限於飞机前端的空间,作战效能一直不高,那么自然就不可能装配超远距离的空空飞弹了。

这就好比步枪的射程在1000米开外,但问题是你能打到1000米左右的目標吗

所以才催生出了ak系列的中距离突击步枪。

如果真的如同陈江所说的那样,那中国空军的日子就要好很多了。

“不仅仅是空军,还有我们的陆军,甚至海军,都可以用到这套理论,数据链共享,就可以让劣势装备发挥出几倍的威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各个数据段,实时回传数据到指挥中枢,综合研判出战场態势,通过计算机分析出最优对敌策略,以供指挥员参考。”

陈江说的这套理论,其实正是二十多年之后的中国军队情况,但放到现在,绝对是技惊四座的理论。

果然,校长听后一阵沉默,最后还是低声问道,“如果要实现这些,有什么前提条件吗”

“有的,”陈江点了点头后,继续匯报,

“首先,我们要有足够强大的计算机,建立精密高效的资料库系统,能支持最简单高效的算法!这是实现『体系化』作战的大脑。其次,我们要有安全高效的数据管理系统,能让前线的每架战机、每辆坦克、每艘军舰甚至每个士兵都要有一个小型数据段,用於发送和收取数据信息。最后,就是要有足够先进的预警机平台,没有这个,就无法充分发挥『体系化』作战的最大效用。”

“第一个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