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强军从后勤先抓起!(2 / 3)

总的来说,虽然程序比较复杂,但最大限度的规避了以往招投標工作中存在的瑕疵,最终,经过一整天的比选,几家原来大家看好的大公司,由於对待投標工作比较隨意反而没有入围,几家中小规模的施工企业凭藉著前期细致的调研与漂亮的答辩环节反超了上来。

在开会確认评標结果后,龙凯峰代表c旅与相关公司的负责人一一签署合同。

一家中型规模的施工企业非常感慨:“原来以为来这里就是走个过场,因为我们无论是比公司歷史还是底蕴都拼不过那几家大公司,一般这样的情况,根本就不用竞爭。但结果却让我们最终中標了,这充分体现了c旅对待工程管理的严谨与科学,请诸位首长放心,我们公司绝对会珍惜这次机会,拼了老命也会保障工程质量,一定做出个样板工程来!”

工程上的事情步入正轨后,陈江开始集中精力到全旅的后勤保障上,

他根据驻地靠近山林的特点,跟周边地方单位经过多次磋商,最终敲定了依靠山林饲养土鸡的合作项目。

同时依靠山林中的泉水,引流到山脚下养鱼,这些养殖看似很简单,但全部都要专业技术,凭藉著与高校的深入合作,他邀请了一部分师生来这里建立实习创业基地,先搞一批作为试点。

等试点成功后,他再想办法解决钱的问题,大规模养殖。

为了改善鱼苗的生长环境,陈江想办法亲自带人去挖水塘、割水草、抓螺螄等,来充实这个鱼塘的生態系统,专家说鱼塘要有供氧设备,但陈江为了省成本,就从山上引了一条水管,从上而下浇灌下来,带来新鲜的氧气。

这让楚寧带著孩子来看他的时候,发现他居然在鱼塘里劳动,连带著后勤上的人都来这里亲力亲为。

陈江卷著裤腿站在鱼塘里,正小心翼翼地安置水草,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儿子的惊呼:“爸爸变成泥鰍啦!”

他抬头,看见楚寧带著两岁多的儿子陈钢站在鱼塘边,两人都瞪大了眼睛。

楚寧又好气又好笑:“陈副旅长,您这是亲自下水搞生態建设呢”

陈江憨笑著蹚水上岸:“这不专家说了嘛,水草能净化水质,还能给鱼苗提供庇护。买现成的太贵,后山上就有,带同志们采点回来。”

陈钢好奇地蹲下来看著桶里的螺螄:“爸爸,这些都是给小鱼吃的吗”

“这可不是给鱼吃的,最起码现在吃不了,但它们对小鱼有好处。”陈江摸摸儿子的头,对楚寧说,“你们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忙得连家都不回,到底是在干嘛。”楚寧从包里拿出纸巾递给他,“脸上都是泥,快擦擦。”

正说著,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干事小跑过来:“陈副旅长,旅长和政委都来了,说是要看看养殖试点项目。”

陈江一愣,赶紧擦把脸:“怎么不提前通知”

“说是临时起意,已经到养殖区了。”

陈江急忙整理著装,带著楚寧和小宇迎上去。

龙凯峰和厉海光正站在鸡舍前,看著官兵们搭建围栏。

“旅长、政委!”陈江敬礼。

龙凯峰迴礼后笑道:“听说我们的陈副旅长最近改行当养殖专家了带我们看看吧。”

陈江带著两位领导参观正在建设中的养殖基地,详细介绍了与地方单位和高校的合作计划。

高建军点头称讚:“想法很好,既利用了驻地资源,又能改善官兵伙食。但这么大的项目,资金问题怎么解决”

陈江匯报:“前期试点阶段投入不大,主要是人力和技术投入。高校师生以科研项目形式参与,地方单位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等试点成功,我们再申请专项经费扩大规模。”

龙凯峰若有所思:“如果试点成功,不仅咱们旅,將来整个集团军都可以推广这个模式。”他转头对厉海光说,“老厉,咱们是不是该给陈副旅长多点支持”

厉海光笑道:“当然。这样,我从另一个角度支持一下,下周组织机关干部来参加劳动,既算是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也能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好,我也给点表示,我们上次搞的那个基建工程啊,有两个公司被评为了质量优胜单位,放在集团军的网站上掛著呢,这让两位老总很是高兴,捐赠给我们旅两百万元,我把这笔钱就借献佛给你了哦。”

领导的肯定让陈江备受鼓舞。

他激动的有些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