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参加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1 / 3)

第251章 参加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

随着研发脚步的加快,很多困难也开始一一展现在了陈江眼前。

比如航母的舰载机与拦截索问题,现有的科技水平根本就没办法一下子研制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借鉴。

因为改建的瓦良格号航母就一个空壳,但它是滑跃式甲板起飞的模式,这一点是改不过来的,所以陈江他们研发舰载机也必须具备滑跃式起飞的基本条件。

而世界上能达到这个标准的,只有毛熊国的su33舰载机与米格29k舰载机。

后者属于“短腿猫”,受限于它的最大起飞重量,本身的航程就不长,再加上需要滑跃式起飞,那么这种舰载机如果真的引进了,它在满弹的情况下只能牺牲载油量,所以作战半径小的可怜。

经过国家军工专家们的一致讨论决定,买这个舰载机来,相当于饮鸩止渴,后续的自主研发都要围绕这种舰载机来搞,这种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先天不足,会让军工部门的人抓狂的。

而且人家开价死高,真心划不来,所以这个毛熊国愿意卖的产品,被我们否决了。

国家军工专家最稀罕的还是前者——su33舰载机,

这是su27的舰载机版本,航程要远的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飞机的许多零部件都和su27相通,军工部门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地勤人员的维护保养也要顺手的多。

但很可惜,毛熊国似乎也是看中了我们非这个不买的心思,所以狮子大开口,开出了一个离谱的价格。

当时国内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不管价格如何,买回来就仿制,逆向研发,另一种是不能当这种冤大头。

好不容易国内敲定了前者的想法,愿意勒紧裤腰带买回来的时候,毛熊国人又改口了。

不仅要求我们必须一次性买很大的一个数量,同时以su33生产线关闭为由,要求我们支付人家重启生产线的资金。

这就不是冤大头,而是给人家当“便宜爹”去了,相当于吸血养活毛熊国军工,别说这笔钱我们拿不出来,就算拿得出来也决不能开这种口子,否则以后类似的事情还会有,到时候我们到底继续不继续

结果这件事情只能就这么搁置了。

还有一点,就是舰载机拦截索的问题,

拦截索是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的关键降落设备,属于舰载机着舰系统核心部件,主要用于通过尾钩挂索实现舰载机制动。

二战的时候,因为早期的舰载机起飞重量都比较小,比如零式战斗机,才2吨左右,所以降落的时候惯性不算太大,航空母舰上300米左右的甲板勉强够用。

但到了现代,战斗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越来越大,自重加上油料和航弹,往往都会有几十吨,比如苏33舰载机,最大起飞重量高达33吨。

这样的大家伙降落在甲板上,对甲板的冲击力暂不说它,原来的纯跑道降落方式明显是不可能了。

所以就必须使用拦截索。

这东西最早由英国发明,最初的阻拦索只是一根简单的钢索,两头悬挂着沙袋。这种阻拦索能将滑飞过阻拦索的飞机绊住或起码卡住飞机的螺旋桨。

后期被漂亮国引进并发扬光大。

它通常布置于飞行甲板后段,设有四条平行钢索供飞行员挂索,理想状态下需挂住第三条以保证合理下降角度。

其工作流程要求舰载机着舰时配合液压制动系统可在2-3秒内使飞机于50米距离内停止。因此,航母拦截索成为舰载机名副其实的“生命线”,它的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

这就需要拦截索必须兼具高强度与抗疲劳特性,支撑系统需精准调节索高以避免干扰起降。

以k7型拦截装置为例,其使用的拦截索有两种规格,即6x30平钢绞大麻纤维芯拦截索和6x30平钢绞聚醋芯拦截索。

每根拦截索是由6股钢丝绳组成的,每股钢丝绳又是由12根主钢丝、12根中间尺度的钢丝和6根呈三角状布置的细钢丝扭结成的。

每股钢丝绳之间还有交接钢丝,每根钢丝绳芯部还设有油浸大麻纤维,绳芯中还有表明拦截索生产厂家的识别带。

漂亮国对于如此重要的装备,依旧是老调子:免谈!给多少钱都不卖!

而毛熊国的拦截索,不仅技术参数上要差,使用寿命短得多,而且价格贵的离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