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震惊,震惊麻了(4 / 6)

bsp;  但他也没有解释,而是将目光看向宋濂,问道:

    “宋先生不是说要闭门悟道吗,今日怎么有空上朝了?”

    宋濂出列恭敬的道:“臣是为那马钰而来。”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什么意思?他认识马钰?没听说过啊。

    只有李善长,丝毫不觉得意外。

    一直默不作声的刘伯温,看了看李善长,又看了看宋濂,再看看皇帝。

    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宋濂大概率私下见过马钰,知道他的情况。

    再联想到皇帝去了应天府大牢,出来的时候非常生气,却改变了立法方向。

    只有一种可能,马钰说服了皇帝。

    李善长应该是从石坚那里,得知了全部情况,所以才会有了后面的一系列操作。

    皇家因为其才能,破例赦免其罪,甚至还要用皇亲身份拉拢他。

    宋濂因为惜才,特意在今天出来保他一手。

    虽然非常不可思议,但也只有这一种可能,才能解释所有问题。

    想通了这一切,刘伯温对马钰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个少年到底有何不凡之处,值得这么多人为他而动。

    关键是,接下来自己要怎么做。

    他不愿意讨好朱元璋,也不想得罪李善长。

    这件事情他本不想参与。

    但……这个少年住进了马八爷的府邸。

    据传,还是以一家之主的身份住进去的。

    这就意味着,他大概率会被皇后收为侄子,甚至继承马太公宗祧也不无可能。

    皇后都参与进来了,那就另当别论了。

    想到这里,他心中已然有了主意。

    不过他并没有着急站出来,而是默默注视事情的发展。

    朱元璋故作疑惑的道:“哦,宋先生认识马钰?”

    宋濂说道:“见过一面,叹为观止。”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那咱懂了,咱之前也去牢里见过他一面,也是叹为观止啊。”

    “别看年龄小,学识却非常广博,给咱上了一课。”

    说着,他目光看向群臣:“咱之所以改变主意,采用慎行立法,就是他的劝说之故。”

    群臣皆惊讶不已。

    反应快的,已经明白李善长为何要弄出这一出了。

    但让他们更加震惊的,是宋濂接下来的话:

    “臣也是听他讲了一课,深受感触才闭门学习的。”

    ‘嗡……’朝廷瞬间就变得嘈杂起来。

    宋濂,那可是当世文坛第一人,竟然有人能给他上课。

    我们的耳朵没有听错吧?

    如果不是宋濂的人品过硬,他们甚至会认为他在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