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分配端出问题(求月票)(7 / 8)

    马钰不知道两人的想法,自顾自的说道:

    “粮食产量如此高却还出现饥荒,大多数时候不是生产端出了问题,而是分配端出了问题。”

    分配端?朱元璋、马皇后和朱标都露出不解的表情。

    这次马钰没有给他们单独解释,继续往下听,他们自然就明白了:

    “谁是财富再分配的主体?朝廷。”

    “朝廷通过税收,将部分财富收集在一起,维持国家的运转。”

    “同时也可以通过赈济等方式,将部分粮食分配给活不下去的穷人。”

    朱元璋三人恍然大悟,原来分配端是这个意思。

    朱元璋插话道:“土地兼并,世家大族做大,朝廷征不上来税,分配端就失灵了。”

    “一旦分配端失效,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是不是这个道理?”

    马钰颔首道:“是的,因为私有化的产生,财富兼并在所难免。”

    “秦汉隋唐时期,兼并的不只是土地,还有人口。”

    “世家大族手里不只是掌握着土地,还掌握着大量的人口。”

    “糜竺嫁妹的时候光陪嫁的奴仆就有三千,他还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商人。”

    “那些世家大族,掌握的人口都是数以十万计。”

    “振臂一呼,就能拉起一支上万人的军队。”

    “闻鸡起舞的祖逖想要北伐,却未能获得东晋朝廷的一兵一卒。”

    “他还是从自己家族掌控的人口里,选拔了数千青壮组建军队,才开启的北伐事业。”

    “汉末两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正是靠着掌控的人口,才能左右国家局势。”

    “南朝宋武帝刘裕深悉世家门阀的危害,掌权后就开始打压世家,提拔寒门士族。”

    “世家对政治的影响力,开始降低。”

    “之后的割据政权,也都会打击世家。”

    “直到隋朝建立,隋文帝彻底剥夺了世家对人口的掌控,世家只剩下文化上的影响力。”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以前基层人口由朝廷和世家大族共同管理,管理成本也是两者均摊的。”

    “现在所有人口都归朝廷管理,那么管理成本也就全部由朝廷负担。”

    “管理这么庞大的人口,需要大量的官吏……”

    “如此一环套一环,最后管理成本必然会超过收益,制度会随之崩溃。”

    “唐太宗提前察觉到了这个问题,并做出了调整。”

    “他将县以下的官吏,如乡啬夫、游檄、里父老等等官职全部废除,只保留了常规的里长等职务。”

    “大大的削减了管理成本,使这套制度没有崩溃。”

    朱元璋眉头不自觉的皱起:“废除如此多的乡官吏,朝廷还如何管理百姓?”

    马钰说道:“唐太宗废除县以下的官吏,其实是配合着均田制来做的。”

    “均田制,是朝廷将土地分给百姓耕种。”

    “只要地在那里,百姓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