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朱标秀(求月票)(2 / 5)

不能例外,他甚至比之前的同行更极端。

    “咱还想着,不让百姓随意更换职业,对商业持续打压……”

    “但现在看来,这条路子是行不通了。”

    作为枕边人,马皇后自然知道他的一些想法,道:

    “之前我虽觉得你的办法有些极端,却也没觉得有太大问题。”

    “听了钰儿的分析才知道,此法只是将问题压了下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早晚有一天还是会爆发,到时候麻烦只会更大。”

    “按照钰儿之前所说的理论,这个爆发点大概就是五十年后。”

    也就是人口增长到,土地养不活那么多人的时候。

    朱标脸色凝重,说道:“按照表弟的推测,天下的土地是足够养活三四亿人的。”

    “问题就出在土地兼并上,少数人占有大部分土地,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百姓无地可种只能饿死。”

    马皇后颔首道:“这就是杜甫诗中所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你可有想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朱元璋也向他看来。

    朱标迟疑了一下,才说道:“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向解决这个问题,不知道对不对。”

    朱元璋眼睛一亮,催促道:“两个?快说给咱听听。”

    朱标于是说道:“其一,表弟说朝廷是分配端的主体,手段就是税。”

    “朝廷要想办法确保稳定的税源,如此手里有了钱粮,才能去做事。”

    “至不济,也能花钱从富人手里买粮,分给饥民果腹。”

    “至于具体要怎么做,我暂时还没有头绪。”

    朱元璋欣喜的道:“哈哈,说的好。”

    “说再多的仁义道德,都不如让百姓吃饱饭重要。”

    “只要朝廷手里有钱粮,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你能有这个认识,已经非常不错了。”

    “继续说,还有呢。”

    朱标也备受鼓舞,说道:

    “其二,就是给百姓更多谋生的手段。”

    “比如,我们可以限制乃至禁止土地买卖,如此就能最大程度的抑制土地兼并。”

    “百姓有了地,生计也就有了依托。”

    “还可以学习宋朝,让失地百姓从事手工业和商业。”

    “然后通过海洋贸易,将这些商品卖到外国换取钱财。”

    朱元璋眉头不自觉的皱了一下,说道:

    “但是你也别忘了,宋朝百姓造反次数很多。”

    “而且人口频繁的流动,也会让违法犯罪之事暴增。”

    朱标反驳道:“出现了问题那就去解决,而不是掩耳盗铃假装无事发生。”

    “宋朝造反虽多,但真正能造成巨大危害的,寥寥无几。”

    “除了方腊造反等几次危害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