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儒从何来(3 / 5)

p; 这一下可谓是满朝皆惊。

    常遇春和李文忠出塞的事情,直接就被大家抛之脑后了。

    在普通人看来,不就是礼法制度宽松了点吗,有什么震惊的。

    但对朝堂来说,这意味着皇帝的思想倾向问题,影响可就太大了。

    众所周知,因为李善长的原因,朱元璋一直偏向于法家。

    大明律的制定就是最好的证明。

    虽然经马钰的劝说,修改了很多残酷的地方,但整体来说依然偏向于严苛。

    可是这次制定礼法制度,竟然全面偏向于儒家了。

    莫非是皇帝和李善长离心离德,开始倒向儒家了?

    面对这种情况,李善长自然是又怒又惶恐。

    别看他平时一副傲慢的样子,其实很清楚自己的权力来源于哪里。

    他不怕丢失丞相的位置,只要皇帝相信自己的学说思想,自己就能保持对朝局的影响力。

    可一旦失去对皇帝思想的影响,即便他还是丞相,也只能做个应声虫罢了。

    这也是当初他下意识的去针对马钰的原因。

    现在他面临的情况,比之前任何一次危机都大。

    与之相反的,儒生们就兴奋了。

    先是让孔家继承衍圣公的爵位,现在又全面采用儒家礼法制度。

    这是皇帝要兑现诺言,重用儒家啊。

    这怎么能不让他们开心呢。

    宋濂在读书人中间的声望也更高了。

    不少人惭愧的表示,误会宋先生了。

    前段时间,朱元璋建立行政体系,任命三省六部官员。

    刘伯温选择辞官,宋濂选择不管事,儒生心里对他们是非常不满的。

    但现在,误会全部解除了。

    宋先生不是不作为,而是在以另一种方式,争取更大的利益。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宋先生才是真的大智慧,学以致用啊。

    我们太浅薄了。

    其实宋濂自己也是懵的。

    他自然也清楚朱元璋的性格,李善长找他的时候,他也没想太多。

    就把自己心目中认为最好的礼法制度拿了出来,根本就没指望能够通过。

    哪知道,皇帝就这么给批准了。

    虽然删除了厚待士大夫的内容,可这个大转变还是让他不敢置信。

    等清醒过来,他脑海里不自禁的浮现出马钰的身影。

    莫非又是他?

    看来必须要找个时间去见一见他了。

    不全是因为劝说皇帝的事情,还有很多学问方面的心得,想要和他交流。

    前脚还说要彻底躺平的朱樉,得知此事急匆匆的找到马钰:

    “完了,你说我爹是不是真的要和李相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