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墨子论天命(3 / 5)

    之后墨子又论证了,天希望万物互利互爱,不喜欢互相杀戮。

    “总之,通过层层推演,最终墨子得出一个结论。”

    “治理国家需要法,法来源于天,天行仁道,不仁就会毁灭。”

    “君主施行仁政治国,就可以获得天的庇佑拥有天命。”

    “这就是墨家的君权天授观念。”

    马皇后微微颔首道:“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倒是与此异曲同工。”

    马钰说道:“董仲舒确实是大才,但他的思想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前人思想上进行的拓展罢了。”

    “虽然我们无法证明,他的天人感应学说,是否借鉴过墨子的相关思想。”

    “但其与墨子相关思想雷同,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董仲舒的天赋君权,也是因为有仁德而得天命,当了皇帝之后你要推行仁政。

    如果不行仁政,苍天就会降下惩罚,各种天象、灾祸等等,都是苍天示警。

    如果你还不行仁政,那天命就会转移到别家身上去。

    是不是和墨子的论证很相似。

    关键他还没有墨子论证的逻辑链条清晰。

    只是,他恰好赶在了那个节骨眼上,讨好了汉武帝。

    马钰自然不会无缘无故讲这个。

    中国人对超自然力量的态度是啥?

    敬而远之,逢神便拜。

    别管是邪神还是正神,拜一拜又咋了,礼多人(神)不怪吗。

    虽然马皇后他们嘴上不承认儒家可以论证君权,但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他们心中难免会犯嘀咕。

    马钰就是要通过墨子来告诉他们,君权天授不是儒家提出来的。

    就算不用儒家这套逻辑,照样有别的办法可以论证。

    只有把这一层顾虑打破,他们才敢真正的针对儒家。

    但仅凭这些还不够。

    指出问题很重要,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

    如果不能拿出比当前更加可行的方案,朱元璋就算再愤怒,最多就是杀一批人,最后还是得妥协。

    而现在马钰要做的另一件事情,就是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思路。

    于是他接着说道:

    “墨家包括董仲舒,也都只是论证天赋君权的正确性。”

    “他们的思想前提是,君权是天赋予的。”

    “可是现在的儒家,试图用自己替代天,赋予皇权合法性。”

    “宋朝以前的儒家,是没有也不敢有这种想法的。”

    “虽然汉武帝提出独尊儒术,但他的目的只是用儒学来取代黄老之学,实现思想政策上的转轨。”

    “变无为为有为。”

    “治国的时候,他依然是儒、法、道、兵等百家并用。”

    “后续一直到唐朝,其实从来都没有真正独尊过儒术。”

    “在这个时期,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