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朱标也看出他们惧怕自己,就不再说什么。
马钰作为一家之主,却不能不表示一下:
“老袁,从账上支十贯钱两匹布给八爷。”
然后又对马八爷说道:“八爷,等会儿我有事要出去一趟。”
“你先将三叔五叔他们安置好,再置办一身行头,等下午我回来再为他们接风。”
马八爷连忙道谢。
之后马钰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和朱标、朱樉他们一起去了茶点铺子。
路上,朱标有点沉默。
马钰不禁好奇的问道:“怎么心事重重的样子?在想什么呢?”
朱标说道:“我娘给马家赏赐了许多财物,再加上我娘的关系,地方官吏对他们也会照顾一些。”
“本以为他们的日子会好过一些。”
“今日见到八爷的家人,才知道是我想的太简单了。”
“连马家都尚且如此,普通百姓的生活只怕会更加凄惨。”
马钰叹道:“乱世人不如太平犬啊。”
常升插话道:“我也没出过应天城呢,听我爹说外面百姓很惨的。“
朱标摇摇头说道:“至正二十四年我爹收复濠州,至今已经过去四年。”
“我本以为四年的治理,那里应该恢复一些生机了。”
“今日才知道,自己太想当然了。”
马钰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说实话他对基层的了解,甚至不如朱标多。
这时他才陡然发现一个问题,自己太过于关注思想政策层面的变动,而忽略了民间啊。
自己确实经常在应天城转悠,美其名曰了解民生。
可这里是应天,朱元璋的大本营,相对来说已经十几年没有遭遇过大的战乱了。
这里根本就没有参考价值。
就和前世跑到京都和魔都做了一番调研,然后声称自己了解全国情况了,有什么区别?
看来还是得去真正的民间走一走,才能了解这个时代真实的面貌啊。
想到这里,他就对朱标说道:
“你提醒了我,在应天太久,我已经下意识的忘记民间的真实情况了。”
“看来以后得找机会,多去民间走一走。”
朱樉撇了撇嘴道:“你想出应天,做梦呢。”
马钰顿时说不出话来,以他现在的情况,朱元璋要是能让他离开应天城才见鬼了。
朱标连忙安抚道:“别听他瞎说……正好我也想出去看看,到时候咱们一起去。”
朱樉再次吐槽道:“想多了,你出应天难度比老马还大。”
朱标恶狠狠的瞪了一眼自家二弟,你小子欠揍了是吧。
朱樉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嘟囔了一句:
“凶什么凶,我说的都是实话。”
马钰摇摇头,苦笑道:“老二说的是实话,咱俩想出应天,难啊。”
朱标叹了口气,随即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