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老狐狸(3 / 5)

着去做。

    他们在乡下自在惯了,天热了袖子裤腿都挽起来,也没人会说啥。

    吃饭的时候,周围一圈人家都端着碗,拿着粗糙的食物,来到大树下席地而坐边吃边聊。

    在这里,这些动作根本就做不出来。

    即便没人监管,他们自己也做不出来,总觉得这么做和环境格格不入。

    至于马钰,每天都能见到面,还经常在一起吃饭。

    对他们的态度也非常和蔼,对几个孩子也很疼爱。

    可对这个少年家主,他们心中却只有敬畏,根本就不敢亲近。

    没办法,在这家里马钰可是一言九鼎。

    他笑其他人才会笑,他不高兴其他人都会绷着脸。

    再加上他身后时刻都跟着几个满脸横肉的壮汉。

    一家之主的形象直接拉满了。

    马老三老五他们实在不敢和他亲近。

    这种环境对他们来说,实在太过拘谨。

    只是几天就够了,心念念的想去乡下。

    马八爷自然想让他们留在大城市,又劝又骂都没有啥用,也只能去找马钰。

    马钰自然得有所表示,出面挽留了几次,又多留了他们几日。

    见他们依然想去庄子这才松口。

    至于给孩子请老师之类的,确实有拉拢的意思,但也是真的想多培养几个年轻人出来。

    未来如何,还得是看他们啊。

    最后一次挽留过他们,马钰就找到管家袁朗,让他去庄子上安排住所之类的。

    这些事情对袁朗来说,不过是信手拈来,当即就去办理。

    处理完琐事马钰长舒口气,接下来就是等刘伯温上门了。

    ——

    刘伯温确实是个讲究人,不早不晚上午十点整到达。

    在这个年代,能将时间掐这么准还真是难为他了。

    寒暄见礼之后,马钰将其迎入正堂落座。

    接下来就是一番吹捧。

    一个说马公子少年才俊,必为国之栋梁。

    一个说刘中丞才学过人,是国家的肱骨之臣,是我们晚辈的楷模。

    总而言之,双方一个比一个会夸,谁都不愿意让话掉在地上。

    马钰是笃定了,你刘伯温不先说正事,我是肯定不会主动说的。

    咱们就拉扯着呗,看谁能沉得住气。

    最终还是刘伯温先绷不住了,开始将话题往朝政上撤。

    马钰立即打起精神,这老狐狸每一句话都不简单,可不能上当。

    能掐准他是什么意思的,就证明回答上几句。

    感觉有坑的,就直接点头:嗯,刘中丞高见,晚辈佩服。

    要么就是:哎,晚辈后学末进,哪有什么见解。

    刘伯温见这少年始终不上套,也非常无奈。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