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别低头,皇冠会掉(3 / 8)

bsp;“若由你为主导来打击豪绅宗族,是大明之福,也是万民之福啊。”

    “以前我对你的诸多行为也很不解,今日聊过才知道。”

    “你志不在中枢争权夺利,而是希望去基层做实事。”

    刘伯温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马公子也。”

    马钰心里笑疯了,怎么样,我就说我有当你爹的潜质,这可是你自己承认的。

    面上却一本正经的道:“知人善任,是一个皇帝最基本的素养。”

    “你变成现在的样子,不是你的错,是皇帝用人的方式出了错误。”

    “他不应该让你陷入朝堂权力斗争中去,而是让你去主持地方建设。”

    刘伯温大惊,惶恐的道:“马公子慎言,切莫非议君上。”

    “如何用人自有君心圣裁,我等臣子岂可置喙。”

    马钰嗤笑道:“呵,这会儿你倒是忠心起来了。”

    见刘伯温想要解释,他摆摆手道:

    “开个玩笑别当真,今天就说到这里吧。”

    “先别急着辞官,把我说的那些信息收集好,到时候我再告诉你具体会发生什么。”

    刘伯温知道这是提醒自己该离开了。

    尽管还有很多话想说,但他也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当务之急就是收集气温变化的信息。

    于是起身郑重表示感谢,并保证回去后一定会用尽手段,收集相关信息。

    将他送走后,马钰长吁口气,然后露出开心的笑容。

    又找了个劳动力,完美。

    他说的气温变化周期,就是前世所说的小冰河期。

    当前世界,在任何一个文明,都很难查证此事。

    唯独华夏可以。

    没别的原因,咱们的老祖宗没事儿就喜欢写点什么。

    有能力的就写史。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很多史书,都是私人编撰的。

    直到唐朝,国家才正式出面编写官方史书。

    即便如此,民间修史的风气依然盛行。

    没有能力写史的,也会写一些游记、笔记,还有一些其他著作。

    这些书里面,都会记录一些当时的情况。

    虽然这些书籍在流传过程中,大部分都被损毁了。

    但依然会有一部分流传下来。

    真正给这些民间书籍,带来毁灭性打击的,是清章宗。

    打着修书的幌子干着毁书的事情,被销毁的书籍,十倍百倍于四库全书的容量。

    还好现在是明初,可以收集到的各类书籍,还是非常多的。

    说不定就在哪本书里,看到了相关的信息。

    只是古代信息传递不畅,想从民间将这些书籍收集起来很难。

    想从浩瀚如烟海的书籍里,找出相关的信息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