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狠狠输出(4 / 6)

sp;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后来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三代人,机缘巧合弄出了内阁制度。

    可以说,内阁制度是古典帝国最优解了。

    既保障了皇权的利益,又发挥了群臣的主观能动性。

    当皇帝有作为的时候,内阁就是辅助机构。

    当皇帝昏庸无能的时候,内阁能代替皇帝执政。

    甚至没有皇帝,内阁也能照常维持国家运行。

    而且内阁制度还最大程度的,限制了权臣的产生。

    有明一朝,真正能算得上权臣的,只有张居正。

    但张居正也是得到了太后和大太监冯保的支持,才得以执掌朝政。

    没有这两个人的支持,他也当不了权臣。

    而且,内阁制度还为虚君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参照。

    明末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就基于对明朝政治的研究反思,提出了虚君思想。

    黄宗羲的探索更进一步,反对君权天授,认为君权是民授的。

    他认为君是天下最大的危害。

    我们不妨遐想一下,如果华夏思想顺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新思想新制度呢?

    可惜,也只能遐想了。

    因为这一切都被满清给打断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华夏文明一直在完善进步的。

    所以,当马钰听到西方某人说,华夏没有历史,只是在重复的时候,就很无语。

    这是多么的无知傲慢,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关键是,这话不光外国人信,很多中国人竟然也信了。

    好好了解一下中国史就知道,华夏文明一直在摸索中前进的。

    从公权到民权,从生产力到生产制度……

    都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发展过程,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

    虽然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还出现了好几次开倒车的情况。

    但总体上来说,一直都在向前发展。

    因为满清的黑暗统治,就否定之前所有的一切,这太滑稽了。

    西方人否定中国历史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要打造唯西方论思想。

    可是中国人也认同他们的观点,就有点无法理解了。

    其实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西方后来者居上了吗。

    因为西方强大,就认为他们说的话都是对的,就认为他们的一切都是好的。

    所以……很多口口声声反对强权的人,其实骨子里是最慕强的。

    可问题在于,也不能因此就否认我们自己的历史啊。

    事实上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有大批中国学者想通了这个道理。

    他们认为不能盲目学习西方,应该继承自己的优点,吸收对方的长处。

    这些人在当时普遍被批判,但也正是他们的努力,让中国文化始终没有被抛弃。

    并成为后来文化复兴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