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税(3 / 6)

;   事实上,明朝张居正变法,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一条鞭法,将所有税都合并一起,折合成银两统一上缴国库。

    地方衙门马上就巧立名目,把损失的钱十倍百倍的从百姓那里搜刮回来。

    一条鞭法的本质,同样是两税法+杂税+杂税。

    最终坑害的还是百姓。

    当然了,张居正那会儿明朝已经是积重难返。

    他毕竟只是一个臣子,不是真正的皇帝。

    也就是修修补补,改变不了大局。

    所以倒也不能全怪他。

    但王安石那会儿,北宋的问题远没有那么严重。

    他变法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只能说是能力问题。

    朱元璋讽刺道:“王安石实乃民之贼也。”

    “但最可恶的还是那些地方官吏,巧立名目盘剥百姓,实在该杀。”

    马钰摇摇头,说道:“可衙门运转确实需要钱,总不能让官吏自己出钱给朝廷办事吧?”

    朱元璋顿时不说话了。

    虽然恨不得让官吏当牛做马还不要一文钱,可他也知道这是不现实的。

    将原本默认留给地方衙门的杂税抽走,就是在逼迫他们盘剥百姓。

    这是现实,无法改变。

    回顾自己之前制定的税法,也同样没有考虑到地方衙门的现实需求。

    若真是施行下去,恐怕要不了多久,基层就全乱套了。

    不对……咱的税法还没颁布呢,基层税制就已经一团乱麻了。

    必须得杀上一批贪官污吏,将他们杀的胆寒,肃清元朝留下的歪风邪气。

    不过地方衙门的实际需求也得考虑到。

    到时候再仔细思量,哪些税可以留给他们,又该如何监管这笔钱的去向。

    但一切的基础,还是得培养足够多的计官。

    看来国子监的算学班还得扩招。

    朱标也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这一点也是他之前没有考虑到的。

    听了马钰的分析才知道,原来这其中还隐藏着这么多的秘密。

    马钰停了一会儿,等他们两个在无异议,才接着说道:

    “刚才说的,是赋税的大致发展情况,现在说说赋税本身。”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朝廷应该问谁收税。”

    朱标说道:“问万民收税,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马钰摇摇头,说道:“自古以来就是对的吗?”

    “更何况时移势易,古代的良法,到了现在就未必适用了。”

    这时朱元璋心中一动,说道:“问有钱人征税,可对?”

    马钰赞道:“陛下英明,就是问有钱人征税。”

    见马皇后、朱标都是一脸疑惑,他解释道: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