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事了,赐婚(3 / 9)

sp;马钰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个名字,陶凯。

    这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但仔细研究过明初历史的都知道,这个人非常关键。

    因为他是一个懂治国的人才。

    洪武元年被征召出仕,先是和刘伯温一起编写元史,然后带队编写《大明集礼》。

    洪武三年就从白身做到了礼部尚书。

    之后又制军礼,定科举式,编写《会要》。

    又收集历代藩王事迹编成《昭鉴》,以规范藩王行为。

    可以说,明朝的礼法制度建立,此人居功至伟。

    ……

    朱元璋突出一个拔×无情,需要别人的时候,那叫一个礼贤下士。

    等到基本礼法制度框架制定的差不多了,就开始忌惮别人的才华。

    各种敲打打压。

    最后陶凯为了保全家人,选择投河自尽。

    连陶凯那样的都容不下,自己表现的样样精通,朱元璋恐怕不是震惊那么简单了。

    马钰非常无奈,内心一万个吐槽。

    朱元璋时代,真踏马处处都是坑啊。

    没才能的,都给我家当佃户去。

    有才不为我所用的,得防着,最好消灭了。

    有才又愿意为我所用的,得防着会不会造反。

    才能太高的更得防着,最好用完就弄死。

    真踏马绝了。

    那么朱标今天来这里是有什么目的?提醒我被忌惮了?

    就在这时,他们推着轮椅走到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朱标压低声音迅速说道:

    “绝食后遗症,委屈表弟了。”

    说完之后,他又恢复了正常语调说道:

    “为了教学生就编写一本兵书,若非亲眼所见我都不敢相信,将来必为一代佳话啊。”

    马钰谦虚的道:“表哥说笑了,不过是随笔乱写的罢了,可算不上兵书。”

    心中则快速思考,很快就明白了朱标的打算。

    绝食后遗症,身体虚弱无比,甚至影响到了寿命……

    这样的人,是没能力造反的。

    就算有反心,也不会有人跟随。

    再加上马皇后、朱标、朱樉在一旁保护,还有常遇春、常妃在那站着。

    基本可以保障安全方面的问题。

    想到这里,马钰已经明白了他的计划,也知道今日为何他会和郑良琦一起过来了。

    心中非常感动。

    这声表哥没有白叫啊。

    就凭今日之事,我说什么都得保住你的老婆孩子,就连你的命也会尽力保住的。

    说到做到。

    至于能不能瞒得住朱元璋……

    他也是人,不可能全知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