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朱元璋要当端水大师(5 / 8)

他杀那么多人的。

    此事得需要一名酷吏才行。

    事实上,人选早就已经确定了,就是杨宪。

    只不过杨宪目前的品级还是有些低,得提拔一下才行。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说道:

    “刘伯温晋升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的位置就空出来了,让杨宪担任这个职务吧。”

    御史大夫只是名义上的御史台最高长官,他的实际职务是宰相,要跟在皇帝身边处理国家大事。

    真正主持御史台日常事务的,是御史中丞。

    不论是级别还是权力,都是数一数二的。

    将来让他主导调查财税案,正好合适。

    朱标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对这个任命也没有什么意见。

    他更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

    “李相已经请辞,您想好让谁来接替他的位置了吗?”

    朱元璋反问道:“你以为谁合适?”

    朱标回道:“陶尚书的才干人品皆足以胜任,然他洪武元年才出仕,今年就被提拔为礼部尚书。”

    “这升迁速度已经不符合官场规矩,再让他担任丞相恐怕下面的人不会心服。”

    “宋师威望倒是足够,然过于方正,且能力也有所欠缺。”

    “刘伯温倒是可以,但他刚晋升御史大夫,不好再次提拔。”

    “汪广洋人品和资历都可以,但也是能力不足。”

    “胡惟庸能力和资历都足够,但人品卑劣……”

    朱标将有资格竞争这个位置的人,挨个说了一遍,却发现每个人都有不足。

    最后有些失望的道:“我也不知道哪个人合适了。”

    朱元璋摇摇头,说道:“你还是没有学会,从上位者角度来看待问题。”

    朱标恭敬的道:“请爹指点。”

    朱元璋说道:“刘伯温、汪广洋、宋濂、陶凯等人,有操守讲规矩。”

    “遇到不符合自己想法的事情,他们会据理力争。”

    “如果我们不准备大刀阔斧的变革,都挺合适担任丞相的。”

    “但现在我们要搞大变革,他们的操守,反而有可能会成为变革的阻力。”

    朱标恍然大悟,说道:“就如宋朝的司马光等人,他们的人品没有大问题,也一心报国。”

    “但他们也是最反对王安石变法之人。”

    朱元璋说道:“对,就是如此。”

    “变革就是要打破成规,过于讲规矩的人是干不成此事的。”

    “这个时候,有能力的小人反而是最合适的。”

    朱标质疑道:“如果小人借机牟利,以良法害民怎么办?”

    朱元璋说道:“所以要让君子来监督小人。”

    “这就是我让刘伯温担任御史大夫的原因。”

    朱标沉思许久才点头表示明白,然后叹道:

    “难道就没有既能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