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仁厚的太子(2 / 5)

sp;“也会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变本加厉的压榨百姓。”

    然后他也不禁赞道:“马钰提出过很多理论,初听觉得很谁莫名其妙。”

    “只有深入了解才知道,都是在针对天下各种症结所在。”

    “这个主次矛盾变化就是如此。”

    朱标趁机说道:“是啊,所以表弟才说,治国就是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

    “矛盾在不停的变化,治国的方法就不能一成不变。”

    “在特定的时期,就必须要采用相适应的治国之法。”

    朱元璋却摇头道:“他说的太理想化了,变革就意味着风险,谁又能保证每次都能好准时代的脉搏呢。”

    朱标反驳道:“可不变必然迎来死亡。”

    “所以才需要普及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

    “然后朝廷建立智库,由智库帮忙了解社会真实情况,给决策者提供咨询。”

    朱元璋叹道:“哪有你说的那么简单,智库也是人组成的。”

    “是人就有私心,谁又能保证他们说的就是真的。”

    朱标说道:“这就看君主用人的能力了。”

    “更何况,天下如此广阔,靠君主一个人根本就治理不过来。”

    “最终还是要靠群臣协助治理。”

    “如果前怕狼后怕虎,那还怎么治国。”

    看着侃侃而谈的儿子,朱元璋哑然失笑:

    “好,你有这个志气咱很高兴。”

    朱标顿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是我多言了。”

    朱元璋鼓励道:“和我有什么不能说的。”

    “既然你有这方面的想法,那就多关注一下国子六学,为大明培养更多人才吧。”

    朱标高兴的道:“是,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朱元璋点点头,将话题拉回了最初:

    “现在天下一统,宗族问题已经成为主要矛盾之一,必须要加以解决。”

    “上次我给你布置的作业,可有什么想法?”

    上次布置的作业?

    朱标马上就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了。

    上次他们谈如何解决地方豪强、宗族问题,朱元璋让他自己翻历史寻找答案。

    还特意强调不要去问马钰。

    这些天他也一直在翻阅史书,却是有不少收获。

    此时听朱元璋提问,当即就回道:

    “我最近翻阅史书,发现古人确实采取了多种办法,削弱地方豪强。”

    “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迁徙。”

    “不论是豪强还是宗族,他们的实力大多都来自于,对本乡本土的影响力。”

    “将他们从祖地迁徙到别处定居,离开了熟悉的乡土,他们有十分力也发挥不出一分。”

    “剥夺了他们对地方的影响力,就不足为惧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