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无题(2 / 5)

nbsp;  朱标听的叹为观止,又有些羞愧。

    听了那么多节课,他自认为掌握了马钰的学习方法。

    私下一直在按照这种方法学习,收获确实非常多。

    尤其是这次针对豪民、宗族的课题,他独立完成,连马钰都给不出更好的建议。

    多多少少让他有些自得。

    但马钰这一席话,让他彻底清醒过来。

    这几句话看似简单,就是对之前许多课程的总结。

    然而老话重谈,却又推导出了新的内容。

    这让自信的他大受打击,同时也清醒过来。

    原来自己连马钰之前讲的课,都没能完全吃透,离掌真正掌握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他猛然想起马钰刚才说的那句话,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原来不知不觉间,我已经产生了傲慢之心。

    不过他也不是纠结于小失误的人,很快他就收拾情绪,重新回顾马钰之前说的话。

    宗族之所以盛行,是因为世家缺失导致的权力空白。

    这是本质。

    如果搞不清本质,任何方法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之前的课程已经说过,财富兼并是必然的趋势无法阻挡。

    再好的办法,也只能起到延缓的作用。

    这一点西汉已经替世人证实。

    西汉是没有什么豪强世家政治的,不得不说刘邦这个人虽然出身也不高,但他敢用人也敢放权。

    有一帮聪明人,帮他设计了一整套的国家制度。

    建国初的那一批政治家们,早就预料到豪强的危害,设计了一套削弱政策。

    文景时期,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

    甚至汉武帝穷兵黩武,还不分贫富来了好几波竭泽而渔。

    即便如此,到了西汉中后期,地方依然出现了很多豪门大户。

    然后汉成帝被儒家洗脑,在这个节骨眼上要施行‘仁政’,主动放弃了削弱豪强的政策。

    只用了几十年,朝廷就干不过地方了。

    西汉执行了一百多年的政策彻底失败,为东汉的豪强政治埋下伏笔。

    自己根据历史总结出来的,迁徙加诸姓混居之法,比起西汉的政策强的也有限。

    能执行多少年真的不好说。

    马钰的这一番分析,是指出了宗族兴起的本质。

    如果能针对这一点拿出更好的办法,或许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宗族问题。

    想到这里,他目光再次看向马钰,问道:

    “基于你方才所言,朝廷应该做些什么,才能化解宗族问题?”

    马钰说道:“宗族兴盛是一系列问题的外在表现。”

    “事实上,在秦朝建立的时候,宗族就已经死了,只不过到现在都没有埋。”

    “反而因为世家政治的结束诈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