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 养殖场(2 / 5)

调好,在国内,花旗国,扶桑国同时刊登论文,让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彻底身败名裂。

    就在沈光林筹备海外行程的时候,张鹏负责的养殖基地已经开工建设进入如火如荼的阶段了。

    最先砌筑的肯定是围墙,然后是一排一排的建筑拔地而起。

    当然,拔的也不是很高,毕竟只有一层而已。

    建设的难点不在于土建,在于环境,各种生物生长的环境不一样,他们需要的食品来源也需要重点考虑。

    初春的天气也还冷,但是阻挡不住二建工人们赶工的热情。

    毕竟,干活是能挣外汇的,而且在这里干活伙食特别好。

    上次建设实验室,那笔外汇就解决了单位很大的难题,不少小伙子就因为能够买一台电视机而抱得美人归。

    现在,养殖基地的主体建筑还没有建设好,但是招工的事情已经提上日程了。

    养殖基地的第二个员工是丁香,一个普通的京城女孩。

    在后世,再普通的一个京城女孩也变得不普通了。

    一个京城户口就能断绝了大多数男孩的梦。

    他们只能跑到京城的会所,找一个说着京城话的女子,问上一句,800块行不行?不行就1000。

    在这一点上,男人们的思想几十年都没有变过。

    沈光林有位叔叔,是金陵小有身家的企业家,跟老沈关系不错。

    有一次,沈光林问他:叔叔,你这一辈子做的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扶危济困。”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叔叔陷入了回忆:“那是99年前后吧,京城陷入了下岗潮。有些夫妻双双下岗,为了生计,丈夫就骑着自行车,把妻子送到会所,然后老爷们就蹲在外面抽烟,下半夜再用自行车驼回,他们被叫做‘忍者神龟’。我那时候也在京城打工,只要赚点钱就帮扶他们的家庭了。”

    说回养殖场招工。

    丁香其实长得还行,只是运气不好,老是受人排挤。

    她是79年返乡的知识青年。

    可惜当年只读了初中,回来之后想考大学都不可能,基础实在太差了。

    而中专更难考,能够上中专可比上高中受人羡慕。

    如今回来已经两年了,还没个工作。

    也就是因为没工作,连个对象都不好找,高不成低不就。

    尤其是她的同学们,都不太喜欢她。

    一是因为她家成分不好,二是因为她竟然长的还不错。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受欢迎嘛。

    这里小月河建设养殖基地,动迁刚好需要用到她们家的房子。

    父亲好说歹说,才给她找了一个养殖场招工的名额。

    场长很年轻,姓张,也就三十几岁。

    据说以前还是个副县长呢,真是一点都没看出来。

    普通话说得一点都不好,一口荷兰腔,让人觉得就是乡下来穷亲戚,刚好跟丁香凑一对。

    如果不是那位京城大学的沈教授也偶尔过来看看,她都以为这人就是个骗子,也没见出钱,也没见出力。

    不过,她跟着张场长去了一次那位教授的研究所,就彻底改变了看法。

    不愧是京城大学,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