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零章 讲座(3 / 4)

    沈光林走到自己的位置,慢慢的坐下,翻开讲义,放下泡着枸杞的保温杯,然后把钢笔和笔记本放在旁边。

    这表示准备就绪了。

    李蓉也准备好了帮他放幻灯片,她果真也不是白来的,还是要发挥点作用。

    沈光林抬眼看了下黑压压的一片人,都是熟悉的面孔,因为都是华人后裔,跟扶桑人的气质是不同的。

    不过,台下很多人对于来自华夏的学者还是不服气的,甚至包括林文伟在内。

    沈光林还是太年轻了,他就该是个弟弟,不该是老师。

    讲座开始了,大家都等着沈光林讲“纳米”呢,毕竟他是纳米第一人。

    “大家好,我叫沈光林,金陵人。”

    他用的就是中文,沈光林甚至在想,等自己获得了重要奖项的时候,发表获奖感言一定也要用中文。

    沈光林并没有讲纳米,就像金庸到了京城的大学开讲座没有讲小说一样。

    “我是一名物理老师,今天我给大家上一堂物理课,至于不爱听的同学,也请不要随便离场,毕竟,这是你们学校出了钱的,这笔钱很多,多到能让我给我的爱人多买两件爱马仕。”

    这个礼堂能够容纳2000人,已经坐满了,真平均到每个学生头上,还真的花不多少钱。

    郑雪算是听明白了,他买奢饰品的钱,原来是自己学校出的,学校是不是当了冤大头。

    台下很多人也是这么认为了,为了舔大国,竟然出钱邀请这样一个年轻人开讲座。

    “物理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是物理前行的基础,物理可以说是在数学语言下的延伸学科,至于化学,生物......”

    半个小时过去了,都是“套话”。

    如果,如果只是讲这些,完全属于水字数,那南洋理工花的钱就亏了。

    但是沈光林感觉自己已经过了卖弄学识的阶段,他一个大学教授,在这些学生面前卖弄学识,这感觉,肯定也很爽。

    小半堂课,沈光林一直在水。

    讲这些有意思吗?

    林文伟也在问,“他的水平怎么样,讲这样一堂课他能拿多少钱?”

    旁边那位老师告诉他:“只能说他讲的没有错漏,但是不新鲜。这场讲座共两个小时,听说学校出了5万新币。”

    “就这?五万新币!”

    怪不得他看不上自己的5000美元呢,林文伟反而不知道等下自己改怎样开价了,果然是南洋理工,够蠢的。

    沈老师这钱也太好赚了吧。

    沈光林也觉得这钱太好赚了,决定还是来点干货。

    “我有一个实验室,研究的不只是物理,还有化学和生物。在座有多少学物理的同学?”

    台下90%的人举了手。

    “在座有多少学生物的同学?”

    台下只有零星几个人举起了手。

    “好的,那我今天讲一下生物。”

    沈光林讲了半个小时的物理,结果转身讲起了他和台下的人都不太熟悉的生物,而且是生物中的分子生物学。

    “我今天讲的是遗传物质--dna,也叫做脱氧核糖核酸。最早分离出脱氧核糖核酸的弗雷德里希·米歇尔是一名瑞士医生,他在1869年,从废弃绷带里所残留的脓液中,发现了一些只有显微镜可观察的物质。”

    台下的听众们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