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九章 求贤(2 / 3)

未来。

    就连第二届领导核心的领导人都说了:我们需要一批年富力强的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来带领国家向前进,不然实现四个现代化会出问题的。

    在窦伟的眼里,沈光林就是那个年轻人!

    沈老师现在就是窦伟的偶像,他样样都要向沈老师看齐。

    如果不是工作太忙,他都有心去大学找一个女同学来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了。

    沈老师可以到人大去找女学生,他为什么不可以。

    要是去了不了人大,去农大也是可以的呀。

    农大那个联络秘书还真不错,不知道有对象了没?

    窦伟在养殖基地做技术工作的时候见过几次,还有点动心呢。

    这不,过年了,带个礼物上门找她玩去,她喜欢什么?要不,送她一个打火机。

    沈光林回来了,送了窦伟一条皮带一个公文包外加一个打火机,可把他给高兴坏了。

    窦伟不抽烟,因此想把打火机送给农大的联络秘书了。

    公文包可不能送她,自己也要用的。

    至于腰带,窦伟收到腰带之后当场就要脱裤子,拦都拦不住。

    窦伟一边换着腰带一边还向沈光林汇报着这段时间的工作。

    今年没有什么新成绩,只能说实验室的硬件筹备的差不多了。

    关于生物方面的sci论文也只发表了五六篇,跟物理和化学方面没法比。

    不过,沈光林也没有批评他的意思,对他要求也不高,关键时刻能够拿得出手就行。

    窦伟在看沈光林关于人类基因鉴定技术的讲稿,想着该怎么去组成一篇文章。

    “沈老师,您说的这个dna鉴定方法确实很好,但是咱们实验室在这个之前并没有积累啊,这个方面比较厉害的是魔都方面,他们研究的比较深入。”

    “你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跟着我,你就是最厉害的。”沈光林拍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

    “是的,我也这么觉得。”窦伟很认同他的这个观点,只要跟着沈老师,他肯定就会成为最厉害的那一个。

    不过,窦伟还是向沈光林汇报了一下行业动态:“就前几天,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什么玩意?”沈光林没听懂:“人工合成核糖核酸?”

    窦伟肯定的回答:“是的,中科院魔都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王德宝研究员领衔,他们首次合成了核糖核酸。”

    这么厉害!

    就是有这么厉害!

    这件事是真的,并且这个成果在1987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沈光林小看天下英雄了。

    国内的科研并不是一篇荒漠,还是有绿洲的。

    “大伟,订机票,去魔都。”

    “什么时候?”

    “就现在。”

    下午就有飞魔都的航班,沈光林一刻都不想等,他想过去那边看看能不能有合作的空间。

    真的不是窃取成果,他只是想把这位大牛挖过来。

    撬中科院的墙角,再爽不过了。

    刚来京城就又要走,这次就没带李蓉去了,沈光林带着窦伟俩人直接奔赴沪海。

    到沪海的时候天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