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五 创新(2 / 3)

bsp;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再说了,组长也并不是一个官职,他沈某人何必这么热衷呢。

    最近到处奔波也是疲惫了,喝喝茶也挺好,清肠毒,润肠道,年轻态,健康品。

    沈光林就由着他们争吵吧。

    用官方的话说,他们这是在激烈的交换意见。

    他沈光林不使用国家的资金,因此定什么方向也无所谓,自己依照自己的路走就行了。

    这下子,朱委员觉得自己不能走了,生物组的问题很大啊,他需要留在生物组参与一起讨论。

    似乎,小沈同志还有些闹情绪啊。

    会议正式开始的时间到了,主持人说:“下午的研讨会正式开始。”

    其实,生物组不是没有学部委员,毕竟是一大门类,总还是有些人才的。

    但是,朱委员为什么地位那么超然呢,不在于他的委员身份,而在于他还是政府智囊团的成员,说了话管用的,智囊这个身份才是更加重要的存在。

    “听说,大家上午讨论的很激烈,一些年轻的同志都没有得到发言的机会,在会议之前,我们组委会已经拟定了各个小组的组长,是不是咱们这个组忘记公布了?”

    说完,朱委员看向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包括现场的主持人,他也想问问究竟怎么回事。

    主持人支支吾吾,他确实没有公布谁是组长,毕竟,沈光林还是太年轻了,他自己心里都有点不服。

    “忘记了也没关系,我现在重新公布一下。咱们生物组的组长是京城大学的沈光林教授,咱们讨论的框架,不要离题太远,也不要南辕北辙。”

    现场果然一片哗然。

    凭什么,为什么,他何德何能。

    沈光林在国内的学界是不受欢迎的,物理界如此,生物界一样如此。

    在讲集体主义的当下,以个人名义命名的实验室本来就惹人反感,尤其沈光林还是一个学物理的,现在过来指导生物的发展方向,简直就是贻笑大方。

    不过,朱委员当面,也没有谁主动跳出来挑刺。

    “我可以讲话了是吗?”沈光林清了清嗓子。

    “你是组长,你当然可以讲啊,本来应该是你来掌控讨论进度,提出讨论方向,民主集中制,应该集中到你这里才对。”

    等待的就是这句话!

    沈光林终于开始说话了:

    “没错,我是学物理的,可能确实不该到你们生物组来参加讨论,更别说制定行业发展的方向了,可是,你们生物界有人吗?有人能够正确的制定路线图吗?

    在坐的各位,有一个算一个,我不能说全部都是无能之辈,但是,隔一个算一个,绝对有不少漏网之鱼。”

    沈光林这话可就有点严重了,大家听了心里非常不舒服。

    “怎么,你们不服啊?建国到现在也有三十几年了,各位有过什么贡献吗?有过创新吗,有过突破吗,最近几年呢?是不是从国外期刊杂志上抄袭一点,翻译一下,然后回来添补国内空白来了?”

    虽然这样做的人有不少,但是,请不要说出来嘛,已经有些人开始坐立不安了。

    “当然,在座的各位成果可能也是有一些的。

    但是,到现在为止,大家研究生物多少年了?上午听人讲,有的说十年,有的说二十年,二十年了,优质高产的种子培育出来了吗?一些国际上主流先进的研究理念跟上了吗?

    这二十年你们在干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