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当然,这是因为他们的高赋税和相对高的工资水平,带来的就是非常高的消费水平。
还好,沉光林是应斯德哥尔摩大学的邀请来的,不用自己花钱。
不然,即使以沉光林的消费水平,也会觉得这里花钱真的太凶残了。
沉老板是万豪酒店的会员,当然会住在这里。
他这个人就是这么怪,一方面享受他们提供的服务,另一方面还要投诉他们。
最后,受不住李莉戏谑的眼光,沉光林只要不情愿的承认,他是有点小心思,就是推销一下自己,老王卖瓜,也要自卖自夸嘛。
这次直接到诺贝尔的总部过来,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真的不要觉得诺贝尔奖的评奖是根据科研成果来的,这就太天真了,不然,元素周期表的发明者德米特里·尹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为什么没有获奖呀?
整个评价的大环境就是如此,你不拜人家的庙,人家就不认为你是和尚。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个评奖是绝对公平的,人就是其中最大的不平公因素。
就说国内,这些年所评的那些奖就真的公平吗?
要知道,即使在国内,沉光林都没有获得几个有实力的奖呢,到现在为止,国家科技方面的最高奖根本就没考虑过他。
沉光林确实是不稀罕,但是国家的那些评委呢?因此就不该发给他吗?
对于诺贝尔,沉光林是相信自己能够获奖的。从最初的理想物理模型,到后面的纳米材料,高温超导材料,足球烯,量子通讯,靶向基因疗法,这都是诺贝尔级别的成果。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成果的价值正在进一步的显现和提高。
越是有“用”的发现,获奖的几率就越大。
像华夏合成的牛胰岛素,大家原本兴致勃勃的以为会中奖呢,其实并不会,因为它没“用”,糖尿病患者最终使用的,还是转基因方式获得的胰岛素,于人工合成无关。
但是,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获奖呢?这是另一个问题。
张爱玲都说过,成名要趁早。
沉光林一直以为,张爱玲是上个时代的人物呢,等他穿越过来了才发现,这位女作家还活着呢,就在花旗国,才60多岁。
沉光林去美国的时候还专门去看过这位女作家,真的是见面不如闻名,相见正如不见。
在沉光林的幻想里,才女是穿着旗袍的林徽因,风华正茂的陆小曼,而不是那个被汉奸胡兰成玩坏而孤独终老的老太太。
沉光林也算是年少成名的人物,他所缺少的,就是一块诺奖了,他所追求的,却不只是一块诺贝尔奖章。
历史上不是没有人获得两枚诺贝尔奖牌,不多,也就四人而已。
伟大如爱因斯坦,也就获得了一枚诺贝尔奖。
而且,爱因斯坦是因为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而他一生中最大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相对论。
然而,爱因斯坦到死,也没有因为这个成果再次获奖,这找谁说理去。
沉光林想明白了,以后,他的研究领域要覆盖所有的热点,我要把你们要走的路全给走了,让你们再想颁奖的时候想避都避不开我,难道你们还能忽视我?
按说,沉光林已经不年轻了,他30岁了,即使在讲究资历的西方学术界,这个年龄也到了出成果的年龄了。
要知道,李正道获得诺贝奖的时候,也只有30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