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婚礼之前(2 / 3)

,该纳税的纳税。事情办完,天也晚了。

何惜生看面积太大,梁铁匠几人是没办法打扫的,也就叫几个侍卫的家人明天都来打扫,以后几家都在这里来住。侍卫听了都跪下磕头。何惜生还是用对付工匠的法子,命令他们以及家人,以后见了他一律不得磕头,否则就赶人。众人只好遵命。大家都说婚前不宜见面,何惜生想水仙也只得忍着,把侍卫赶回去叫他们给家人说清楚明天打扫卫生。何惜生想到还得知会杨建池,因为他是负责婚礼的,这房子都变了,只能重新布置。但是天色晚了,也就明天再去。私事办完,何惜生想到还有些事要麻烦刘智升,又去找刘智升喝酒。

何惜生对刘智升说辎重兵的牛车等很多,要借辎重兵运输石料和石灰;还要武库令支持做一些工具;自己的婚期近了,不能亲自到工地去看,就派人看着,有事他再去行不。刘智升大笑说:“你是特员,你的命令谁敢不听?这些小事,就不要麻烦我了,自己安排了就行。”何惜生明白了,第二天就派了一个负责飞鸽传书的人去,遇到紧急情况就立刻回报;到武库令也作了安排;至于辎重兵,到需要运输时来说。

十一月二十五上午,何惜生到王府找到杨建池。杨建池已经听说何惜生买房的事,当时政王爷说了战事结束就给何惜生找一套房,现在何惜生自己买了也就不必麻烦了。至于布置,现在房子宽了,布置肯定不一样。杨建池马上安排人帮着打扫卫生,确定布置方案,购置相应材料,必须在三天内办得妥妥帖帖。以前计划新房在军营,水仙也住在那里,就不搞迎新人的过程,现在就要从军营到新房,这个过程就不能少了。至于梁铁匠和梁氏,还是像搬家一样进府,简单些。杨建池还说了一件事,婚礼应该把水仙的父亲李秀才一家人请到。何惜生出征那几天水仙到处找李秀才,都没找到。杨建池知道了就到官府查了一下,才知道李秀才当初进关后没有留下来,继续离开北疆到内地去了,具体哪里不清楚。水仙知道后只好算了。

何惜生告辞了杨建池,转身到了武库令,找到木匠组,讲了自己的想法,也就是利用杠杆原理做几个简易的起重机,一个方便组装拆卸的木架,何惜生临时给它们取名叫吊杆和活动塔。木匠们心里默算了一下,也进行了商量,说吊杆明天就可以造好,活动塔要多等几天。何惜生也不在乎要多久,这是为了修建方便,没有同样可以修。何惜生算算时间,坝基挖好大概还有五天,就打发两个侍卫到葫芦峡去替换,还说每天两人去替换,六人轮流转,在家的就去帮忙打扫卫生,布置新房,这几天他就在武库令看着,不需要人守着。

这两天,何惜生也确实没离开武库令。他一边看工匠制作,一边想做些什么,但不能太超前于这个世界。王府庆功会也让他有点警觉,在没有找到适当的理由之前,“发明”也得有分寸。吊杆和活动塔制好后,何惜生就叫人送去,并派一个木匠去安装指点使用。不过梁铁匠见到他时,给他说了点事:梁氏的两个女儿女婿都有了联系。大女婿叫贾谊,以前在关外府做小生意,现在已经回到关外府。小女婿黄亮,以前是虎跳峡外的采药人,跟黄铁牛还是叔伯兄弟,现在还住在军营里。母亲再婚,当然要到场。听说了梁氏现在的境况,两家都想来投靠何惜生。梁铁匠和梁氏都不敢表态,只好让梁铁匠来探听何惜生的口气。何惜生当然不会轻易扫梁氏的面子,大家都是受苦人,外人都答应,何况是亲戚,立即同意了。

何惜生也得到了通知,婚礼在二十八傍晚举行。从上午就得做一些准备。

这世界的婚礼一般是黄昏。何惜生开始不明白,后来听人说了,才知道这是有说法的。“婚”这个字为什么要“女”和“昏”组合起来?没有女人,当然不能成婚;时间是在黄昏,所以就加“昏”。而且,新娘拜堂后就进入新房,不吃不喝等待新郎来洞房;婚礼太早,新娘受不了饥渴。还有一个原因,白天人们各有各的事,中午一般也不喝酒,以免酒后耽误下午干活;黄昏时分,人们收工不做活了,可以喝酒了,所以“酒”是“水”和“酉”合成,表示酉时(下午5-7点)喝的水。何惜生听了,不得不佩服造字的古人的智慧。

十一月二十八上午,何惜生到了自己的新家。大门上方,牌匾上“一等男爵府”五个大字闪闪发光。杨建池说了,何惜生这种情况不好定位,说是娶妻吧,他说了第一个儿子姓梁;说招赘吧,又不是儿子跟着外公姓。何惜生是北疆十几年唯一封赏的贵族,用贵族身份作府名既显得气派,又忽略了那个麻烦。

走进大门,现场都布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