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也没多想,就拿在手里把玩。何惜生本以为水仙会觉得奇怪的,现在看表情知道水仙会错了意,不过也没什么,本来最终还是要送一支给水仙。
何惜生又拿出一支,蘸了墨,就在白纸上写起他“学过”的字来。
水仙玩了一会儿,就打算收起来,抬头看见何惜生写字,惊讶得差点叫出来。她掩着嘴,呆呆地看着何惜生写完“学过”的三百五十字。她想不到:这硬羽还可以写字!她老公写的字还不错!
何惜生写完,抬起头,看水仙还在发呆,笑着说:“仙儿,你看怎么样?”水仙回过神来:“这可以写字?你会写字了?”何惜生点点头,然后告诉她,他是怎样想到的,怎样做的,这羽毛笔有哪些好处,这几天又是如何努力地练字。当然练字经过纯粹是胡编乱造,极尽夸张,在雪地上练啊,熬夜苦战啊。水仙先是听得两眼冒星星,然后又是水汪汪。何惜生有点心疼,不过不这样不能圆谎,而且自己的来历本事这个最大的秘密不知道到底要用多少谎言来圆。何惜生又说了自己要侍卫家人制作羽毛笔的事,水仙听了也非常支持,才明白这两天那些人怎么学习识字不积极了,经常见不到人,不知在忙什么。学识字是那些人的自由,不愿学当然不能强迫。何惜生本来还想说说粉笔的,想想还是等几天再说,就吻别水仙,准备出门。
何惜生出了主房,唤过侍卫。侍卫回来时就被告知回家统计已制好的羽毛笔的数量,这时就报告说有六千多支。何惜生点点头说,不错,两天做了那么多;还要继续制,有两万支就差不多了,以后再看情况;还要注意分类放。然后何惜生就去找刘智升了。
刘智升作为一省都督,平时闲得很。练兵有教头,有老兵,只要没有军情就没有什么事。他行伍出身,识文断字,却又不附庸风雅。他是到太平关后才成亲的,大儿子十三岁,小儿子十一岁。只要没有公事,一般就在家教儿子练武。反正都督府也在军营中,有什么事其他人自然会找他。儿子学文是另有先生。两个儿子也都是爱武不爱文,一叫写字就撒娇,说毛笔软不拉几的。先生拿这两个小子没有办法,只好交给刘智升负责督促。刘智升也狠不下心来教训。
何惜生见到刘智升时,刘智升正为儿子不想写字而头疼。见到何惜生来了,就挥手打发儿子离开。何惜生经常跟刘智升喝酒,与他的家人都很熟悉,也就叫住这两个臭小子:“小勇、小武,又不想写字了?”小武撇撇嘴,不回答。小勇说:“写字有什么意思?还是练武好!练好武艺,才能杀敌。大华古有武安邦,今有文定国,纵横疆场,成为一代军神,天下谁不敬仰?看古往今来,有哪个是靠读书写字让人敬仰的?”一听就知道和刘智升平时的言传身教有关。
“好!有志气!不过——我看你们永远都成不了军神。”何惜生今天和他们较上了。刘智升听儿子的豪言壮语,也挺舒服,笑呵呵地在一边不做声。
“凭什么?”两个孩子眼里都是火气,要不是知道何惜生是贵族,他们老爸又在,真想把何惜生揍一顿。
“武大元帅,文大元帅能成为一代军神,不光是武艺超群,还有文韬武略,行兵布阵,训练将士,料敌先机等等。只靠个人勇武是成不了大事的。”何惜生看这两个小子还有点受教,继续说,“不说远的,就说这太平关。王勇中郎将曾跟随文大元帅转战千里,立下赫赫战功,如果不是年纪大了,个人武艺不输于刘都督。刘都督只是来到太平关后灭山贼立了战功。为什么政王爷让刘都督做都督,而不让王将军做呢?”